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10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每次去老人家里,总感觉有一种怪味。在老人多的地方,也会有些味道。
这股味道,好像是老人身上特有的。可老人自己却一点都闻不到……
合江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主任黄胜告诉大家,“老人味”确实存在。也许你会觉得这种“老人味”是由不洗澡、卫生不洁引起的,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40岁后就会逐渐产生这种“老人味”,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加重。
其实,这种“老人味”与一种叫作壬烯醛的化学物质有关,它是皮肤油脂被细菌分解氧化后的产物,由于壬烯醛不溶于水,所以洗澡只能洗去很少部分,大部分的壬烯醛留在皮肤表面,同时,老年人皮脂腺减少,皮肤易干燥、脱屑,脱落的皮屑被微生物分解后也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因此,“老人味”是身体衰老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老人味”的产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人体发出的气味不但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且还是很多疾病的重要报警信号。比如:
老人的牙口通常不好,烂牙、缺牙比较多,口臭屡见不鲜;
患有老慢支、肺气肿的病人经常咳嗽咯痰,伴有一股痰臭味;
老年性关节炎,搽药油、贴膏药,带来浓郁的药膏味道。
若出现以下气味,请及时就医
1. 烂苹果味→警惕糖尿病酮症
2. 尿骚味→排查肾脏疾病
3. 腐败味→可能是呼吸道感染
4. 酸臭味→怀疑消化不良或口腔问题
5. 鱼腥味→需关注妇科炎症或某些代谢异常
如何远离“老人味”
保持个人卫生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更换内衣、内裤,鞋袜要透气;每周洗澡1—2次,去除皮肤、头发表面的污垢和异味,沐浴后皮肤及时涂抹保湿乳以预防干燥;大小便后注意保持身体清洁。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家人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
生活方式良好
多喝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便秘。
不大鱼大肉,适量补充蛋白质;作息规律,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戒烟、戒酒。
坚持有氧运动
坚持适度的户外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保持毛孔和汗腺通畅,促进皮肤健康。
及时治疗原发病
老年人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身体出现明显的气味变化,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除基础性疾病。
“老人味”,其实是生命的自然印记,无需焦虑,更不必羞耻。岁月也许会留下痕迹,但科学护理加上定期体检,足以让人只留优雅不留“味”。同时,也请大家多多关爱身边的老人,他们身上的 “味道”,或许是疾病的呼救。
黄胜简介
党委委员,副院长,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会委员,泸州市重症医学会委员,曾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和心脑病科进修学习,擅长运用中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及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脑梗死取栓术等诊治。
坐诊地址:
门诊:门诊部三楼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
住院:住院部内科大楼六楼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
电话:18015752296
(来源:合江县中医医院)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