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泸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

资讯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4-28

  2023年4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关于“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继续扩大试点范围,确定北京市、浙江省、湖南省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省(市),泸州市等61个市(区)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区)。

  主要举措:

  召开安宁疗护启动培训会,2019年12月,召开全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启动培训会,特邀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老年保健与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施永兴,牛津大学/加迪夫大学姑息医学双硕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安宁疗护试点专家李金祥等7位专家教授授课,按照“建体系、促服务”和“年内启动,两年见效,有效覆盖”的总体部署要求,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开展安宁疗护基线调查,2020年对26家拟试点机构、440名医疗机构人员、65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安宁疗护基线调查,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是机构内患者死亡的前五位主因;多数从业人员认为安宁疗护服务的理念是“照料关怀为主”(72.94%),其次是“提高生命质量”(65.83%),少数人认为是“积极治疗”(15.37%),“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2.29%);绝大部分从业人员“完全赞同”(54.36%)或“比较赞同”(42.66%)安宁疗护可以“减轻不适,改善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老年人生命末期服务项目意愿,72.83%的老年人选择“对症治疗,减轻痛苦”,在癌症终末期,31.99%的老年人选择在离家近的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安宁疗护服务。

  发布安宁疗护试点方案,2021年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泸州市安宁疗护省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泸州、健康泸州”行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加”的工作格局,创新开展以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安宁疗护服务新模式,为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尊严,帮助患者舒适、安详、尊严离世。

  纳入全民健康工程,从2021年开始,将安宁疗护纳入泸州市全民健康工程,5年内每年评定10家安宁疗护试点示范单位,财政给予20万元/个一次性补助。加强社会宣传普及,积极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围绕生命教育和医学人文关怀,广泛开展宣传,推动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生死观,提高安宁疗护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接受度,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主要成效:

  安宁疗护体系得到完善,逐步扩大安宁疗护覆盖面,鼓励支持各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形成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安宁疗护制度得到保障,制构建服务价格体系,推动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努力实现为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家属减轻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安宁疗护队伍得到加强,着重提高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理支持、疾病预后判断、法律知识、医学伦理、镇痛技能、症状控制、家属支持、死亡话题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确保安宁疗护服务质量。

  安宁疗护基地得到建设,在试点单位组合内设立培训基地,开展安宁疗护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将安宁疗护内容纳入医学选修课程,遴选泸州市殡仪馆、南寿山墓园、西南医科大学作为生命教育基地,现已建成安宁疗护试点示范机构18家。

(来源:健康泸州)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