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

资讯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2-16

 新冠肺炎“战疫”仍在继续,各医院发热门诊成为阻击战的“哨口”。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院区的儿科发热门诊,12名儿科医生轮流24小时值守在这里,为孩子们的健康“把关”。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1)

 这是一道生命的防线

 作为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1月19日起在忠山院区设置了发热门诊,1月27日(大年初三)在康健中心院区设置儿科发热门诊,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诊疗和筛查。

 “冬季本就是儿童感冒高发期,而且儿童一旦感冒大多伴随着发烧症状,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专设儿科发热门诊,对患儿及时进行筛查非常有必要。”儿科主任刘文君教授在科室里抽调1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担起“重任”,让他欣慰的是,“他们都很积极,没有一个人说‘我不去’!”

 值守儿科发热门诊的贾鹏医生告诉记者,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患儿,接诊医生都会详细询问病史,并通过血检等检查手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患儿状况。如果出现疑似传染患儿,将进行相关隔离、观察、上报、采样等;已经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患儿,则到院内正常就诊。

 简单几句话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付出。发热门诊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采用24小时值班制,白班每天从8:00-18:00,夜班为18:00至次日8:00,时间长,强度大,而且大家很少有正点下班的时候,在交接班时经常会突然来了病人,大家便会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完成一系列检查工作。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2)

 这是一群忘我的“战士”

 在儿科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每天要多次与发热患儿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同时还要面对患儿的家属们,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顾不上想危险的事儿。”值守医生杨义玲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每次看到生病的孩子总是心疼,希望他们快点好起来。”

 与患儿家长沟通、为患儿听诊、查体……每个步骤不能省略,“孩子看到我们‘全副武装’总是哇哇大哭,不愿意配合,平时一个孩子只要一二十分钟便能看完,现在至少要半个小时以上。”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3)

 防护服一穿10多个小时,护目镜时常起雾,为患儿检查之前,要洗手、消毒,儿科发热门诊的医生们需付出比平时更多辛苦。

 “每次上班至少洗手50次,尽量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贾鹏说,作为医生必须要对每个患儿负责,但他同时也是父亲和儿子,“离我远一点。”他常对家人说这句话。

 为了避免发生感染,身患重病住在同院ICU的母亲,他都不敢去看一眼,只能从同事口中得知母亲的近况,“我们每天接触太多的患儿和家长,既使有防护服,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每次值完班回家之前,都要进行消毒、洗漱,“为了患病的孩子们我愿意承担这份风险,但不想给家人造成负担,所以想让家人离我远一点。”

 医生张德双与丈夫都是儿科医生,“丈夫虽不像我在发热门诊值班,但他在小儿外科,也要接触大量的患儿和家长。”夫妻俩每次值完班回家都“自我隔离”,独自回房间,不与家人接触。

 “我的孩子趴在门口哭闹也没办法,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好的‘防护’了。我是医生,不能不管那些生病的孩子。”说起这些,张德双有些哽咽。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4)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5)

 这是一个协作的团队

 “发热门诊是阻击疫情的‘前哨’,但我们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刘文君说,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在各项配备、物资使用方面尽可能为儿科发热门诊提供便利,有医院强大的力量支持,更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坚守在这里,不漏掉每一位发热患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的‘阻击战’!”防护服里的贾鹏看不清表情,但相信此时的他一定无比坚毅。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6)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7)

站在“哨口”,西南医大附院这群医生为发热患儿“把关”(图8)

 (文/刘墨 黄黎 图/刘豫川)(来源:健康西南)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