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清史专家解秀清到泸县讲述圆明园的前世今生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4-17

“我出生在圆明园,生长在圆明园,工作在圆明园。对圆明园有着深厚的情感,传承历史文化是责任更是使命。”

 4月15日,泸县“弘扬传统文化  牢记历史使命”主题活动专家报告会在泸县梁才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邀请著名清史学者、圆明园史学专家、圆明园金牌讲解员,圆明园展览馆馆长解秀清做《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牢记历史使命——曾经逝去的辉煌万园之园圆明园》讲座。

解馆长举行圆明园讲座1(曾佐然摄).jpg

讲座现场

“这座享誉世界的万园之园,它又有着怎样的辉煌与沧桑?它是怎样从一个康乾盛世而走向了灭亡的?”

解馆长从圆明园修建的历史背景讲起,侃侃而谈建造过程、艺术成就,痛心疾首其惨遭毁灭过程,娓娓道来从荒园到公园变化,揭秘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解馆长介绍,圆明园作为历经150余年、集无数能工巧匠精心打造而成的清代皇家园林,曾以宏大的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更曾被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赞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解馆长展示了很多图片,重现了圆明园园林艺术的精湛与辉煌。在圆明园四十景中,有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帝王听政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有再现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绝句》的杏花春馆,这里不仅是当年皇帝一边品尝美酒,一边观赏杏花,这里还种有菜地,这是为了体验稼穑之艰难、鞭策对皇帝对农业更加的重视。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除了要在先农坛举行祭祀典礼,清代帝王也要到圆明园举办亲耕仪式。

对圆明园名字的由来,解馆长给出了独到的一种说法。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雍正皇帝曾对“圆明”二字做解释:“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明达睿智,这也是康熙皇帝对后代子孙们的勉励教诲和希望。还有一种说法:雍正的法号叫“圆明”。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圆明园,传承中国历史文化,赓续历史文化血脉,汲取爱国的力量。”

解馆长融合古今历史,带着大家见证圆明园的兴衰,也强调了研究圆明园的历史意义。

学生听讲座(曾佐然摄).jpg

学生听讲座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赏赐给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的园林。作为清代最为勤勉的帝王之一,雍正曾下圣旨:“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解馆长说,这就是贯彻“光盘行动”,“艰苦奋斗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我们更该继承发扬这一美德。”

解馆长更是称赞圆明园的建筑之美,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包容、天人合一”。除中式建筑外,圆明园内也有巧妙结合了中国和欧洲园林特点的西洋楼。西洋楼仿建欧式园林,在其最大的建筑——海晏堂里,却采用了中国传统十二生肖铜雕以水报时,代替了西方裸体雕塑,完美融合了自然与建筑、东方与西方。

 解馆长还给大家讲述了圆明园遭受的浩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后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烧毁了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圆明园再遭劫掠。至此,园内已面目全非,诸多奇珍异宝流失海外。

讲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时,解馆长非常惋惜。解馆长强调,“学史可以明理,学史可以崇德,学史可以增信,学史可以力行”。截至2020年12月,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马首、猴首、猪首七尊兽首已经通过拍卖、捐赠等方式回归祖国,其中马首入藏圆明园。正如解馆长所说,圆明园兽首铜像的回归之路,见证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力强则文化兴”。

解馆长举行圆明园讲座2(曾佐然摄).jpg

讲座现场

解馆长说:“160多年来,圆明园是一个充满文物的露天博物馆。圆明园遗址以其独特的物质存在,表明了她是一部极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爱国主义立体教科书,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也具有巨大的政治价值和情感价值。她始终昭示着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

“今天解馆长对圆明园的讲解,将激励着我们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爱党爱国,时刻铭记肩上的使命,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路上不断努力。”泸县教育学会会长何淑清表示。

讲座后,解馆长还实地考察参观了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和泸县龙脑桥,被泸县深厚的历史文化所震撼折服,赞不绝口。还录制视频介绍龙脑桥,推荐给全国人民。(文/图 曾佐然)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