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5-07
那是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蓝天、白云,草地、青稞,还有数不清的牦牛和醉人的红草地。
那是洗涤心灵让人神往的雪域高原!
雪山拂过的风,摇曳着五彩斑斓的经幡。白塔和转经筒,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奋斗的梦想!
2012年7月,张泽泉、林光跃、熊启彬、洪林、潘昌雄、熊豪德、毛水希、童彬、兰发勇,9名“战友”受组织派遣,作为泸县第二批援藏干部(四川省委十年援藏计划第一批),翻山越岭,一路奔波,远赴净土亚丁,在甘孜州稻城县、乡城县,开启了藏区工作和生活的新征程。
“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连吃饭、睡觉都变成了困难的事。”说起初到藏区的那段经历,大家心有余悸。从海拔200多米的泸县到海拔2900余米的乡城县,再到3750米的稻城县,每个人先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我觉得我们还是很坚强的。刚开始时的确很艰难,但是我们还是迈过了那道坎。”他们笑着说,豪情溢于言表。
“缺氧不能缺精神”的信念始终支撑着他们在那片土地上乐观跋涉。他们迅速转变角色,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各自的新工作中。
“藏区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到了藏区,我们就要认认真真地做些事情。”那是他们郑重的承诺。
“困难肯定有,但我们泸县全体援藏干部一直在努力地做,尽力去做,而且希望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泸县第二批援藏工作小组组长张泽泉大哥说。
一扇窗口,两种风景。曾经去过,甘与苦交织,奋斗和幸福同行,就是永远!藏区的云和月,记录下他们的点点滴滴;行走的足迹,丈量出他们的价值;高原红,是他们工作历程的最好注脚。
“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做效果才更好?如果两年过去了,我们回首往昔,工作没有进展,就是失败。”那时,他们一直在思考,“要想看到格桑花最灿烂的时候,就必须走好脚下的路,因为美丽在前方。”
他们是那样想的,更是那样做的。
艰辛的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收获。首次建立了项目管理库、编制了项目推进工作简报、使用了价格提醒告诫函,编印了第一部校志,主编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第一本教育教学成果集,举办了首届优质课竞赛,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首次”“第一”“完善”等关键词成为那时战友们援藏工作的最好诠释。
大爱无言,善行无疆。除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外,他们还集体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藏区群众的活动,“情系牧民助丰收”收割青稞、“心连心”节日慰问藏区教师、“让爱插上翅膀”爱心助学藏区孤儿……这些活动,先后受到中新社网站、《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国文明网、农民日报、教育导报、四川日报等媒体关注。他们把最纯洁、无私的爱献给了藏区群众,延续真情,让爱在雪域高原绽放。
泸县到稻城县,单面最近距离836.4公里,途径318国道、227国道。那时,从泸县到康定,要翻越二郎山。早上坐公共汽车,中途在雅安稍作休息,沿途修路,晚上8点左右能入住康定车站附近的小旅店就算很幸运的了。第二天,天没亮,就赶紧到康定车站,抓住最早的一趟车,西出折多,路过摄影天堂新都桥,小心翼翼攀爬天路十八弯(剪子弯山)、卡子拉山,远眺兔儿山,途经海子山,直到稻城。
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群山起伏,逶迤苍莽,格桑花灿烂绽放,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然而多变的气候,莫名的孤独、绵绵的乡愁,却一直伴随左右。即便如此,工作之余,他们在县城周围看一看山,数一数牦牛,分一分花生米,甚至递过一朵格桑花,在家乡领导、工作组领导和藏区领导的关心下,他们依然快乐地工作着,开心地生活着,努力地前行着。
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来自局机关,还是乡镇;无论来自卫生系统,还是教育系统,他们“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工作”,在乡城县、稻城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每一个人都克服了重重困难,绽放异彩。
弹指一挥,2012悄然过去了10年。但那些年,在净土亚丁,在甘孜州稻城县、乡城县的点点滴滴,他们依然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洪林)
作者简介
洪林,中学高级教师、创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散文、诗歌50余万字。(完)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