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摘下梦想的星星┃叙永作家李莉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奖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4-16

近日,第十一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名单公布,叙永县作家李莉创作的《不去填海的精卫》荣获二等奖。

1.jpg

 《不去填海的精卫》讲述了小学生李云受同班同学熊兴的奶奶委托,用排演课本剧的方式,帮助父母离婚的熊兴走出情绪低谷的故事。该文收录于第十一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获奖作品集,并将在上海《少年文艺》第七期“红地毯佳作”栏目上刊登。

2.jpg

用心生活,记录点滴触发灵感

儿子,是创作源泉,也是忠实读者

李莉是叙永县两河镇中心校的一名语文老师,问及创作灵感,李莉坦言,大多来源于生活。

3.jpg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往往会触发作者“敏感”的心灵,李莉都会把它记在心里,经过构思并打磨细节,待其慢慢酝酿成型后将它写下来,最终形成作品。

学校里的老师让学生把别人丢失的伞撑开放在乒乓台上,便于让失主找到,李莉写下了儿童故事《开在乒乓台上的花》,告诉孩子:每个人所做的好事,有些为众人所知,而有些却不被大家知晓,那些不被大家知晓的好事,会如花儿一般开在自己心里,更美丽,更芬芳……

一次,儿子不满李莉给他报培训班,这让李莉想起自己小时候想学习画画却因家里贫穷没钱参加的往事,写下小说《陈叶叶,给你丢失的画笔》,借用文章告诉孩子:其实你拥有的也许是你父母曾经缺失的,所以要懂得珍惜。

儿子酷爱折纸,梦想得到爸爸的理解和支持后,李莉写下了童话《阁楼上的小男孩》,她想告诉孩子:再严厉的大人也不可怕,因为他们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子。

“别去,那儿有麻猫。”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李莉总爱用麻猫吓唬他,为了向麻猫致敬,李莉写下童话《麻猫精灵的“另类工作”》,塑造了一个敢于牺牲自我形象去帮助别人的可爱精灵形象。

由于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感染,儿子也因此热爱写作,读小学时文章在《华西都市报》《小学生作文导刊》等媒体发表,并利用课余时间写下了20多万字的随笔。

因为热爱,和儿童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写作不再孤独,已发表作品20多万字

2011年,李莉加入叙永县作家协会,结识了县作协主席靳朝忠老师,也认识了泸州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肖体高老师等一大批非常热爱儿童文学的志同道合的前辈和朋友,这让她觉得找到了组织,也不再认为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从此和儿童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在叙永县作家协会,有一支活跃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李莉也因此经常得到鼓励和指导;老师们乐意为会员搭梯子,帮助热爱儿童文学的“李莉们”摘下梦想的星星。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工作之余,李莉常常阅读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从中感受童年的纯真和美好。慢慢地,李莉萌生了写儿童小说和童话的想法。从创作至今,李莉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故事大王》等少儿刊物上发表了2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被《儿童文学选刊》《东方少年》《意林少年版》转载。

摘下梦想的星星┃叙永作家李莉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奖(图4)

摘下梦想的星星┃叙永作家李莉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奖(图5)

摘下梦想的星星┃叙永作家李莉获“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奖(图6)

关注自我,表达的是感受

关注他人,成就美好梦想

关于写文,李莉说,有时是直接书写故事原型,有时是为了表达一种感受,《不去填海的精卫》属于后者。

《不去填海的精卫》故事灵感的触发点,源于李莉多年前听过的一节公开课。在那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新老师让一个内向自卑的孩子用时10分钟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鹰,也因此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这堂课肯定会有瑕疵,但对于孩子的成长很有意义。”正是执教老师的这句话,啪的一下打在了李莉心里,让她看到了这堂不完美的课所折射出的美好。于是,她第一次思考如何在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之间做选择的问题。

生活中,李莉遇到很多人,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别人身上,全力呵护别人、成就别人,这样的人像阳光,温暖又美好。李莉告诉自己该写写这样的人,于是塑造了《不去填海的精卫》中李云这一形象。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像一束光照亮孩子的童年。让孩子读了,对生活多些憧憬和希望,能对周围多一些爱心和善意,我笔下的文字,便有了意义。”这是李莉坚持写作的梦想。

附:

7.jpg

 “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始于2011年,每年一届,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文学报》社联合主办,周庄镇政府出资赞助,《少年文艺》编辑部、昆山市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会、周庄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它是全国唯一专门针对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专项赛事。(来源:看叙永)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