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历时15年!自贡两作家还原家乡英烈成长足迹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3-18

  2009年3月,国内首部反映江竹筠烈士童年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江姐童年故事》出版。同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3年末,经过重新修订、增补的新版《江姐童年故事》问世。和初版相比,新版内容更加丰富、人物更加鲜活,让江姐的童年形象可信可感地跃然纸上。

  近日,该书的两位作者——刘仁辉和杨源孜接受了自贡网记者专访,分享了历时15年的创作过程与感悟。

1.jpg

《江姐童年故事》作者杨源孜(左)和刘仁辉  记者 宋姿熠 摄

抢救性发掘,探寻江姐幼年留下的足迹

  “对普通人来说,童年的8年也许不算很长,但这是29岁就牺牲的江姐宝贵生命的近三分之一,也是她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 刘仁辉说,他和杨源孜在接到创作《江姐童年故事》邀请前并不相熟,但碰头后两人都觉得这件事太重要,于是各自放下了手中正在进行的写作计划,投入到这本意义非凡的“小书”创作中。

  2008年2月,春寒料峭。刘仁辉和杨源孜走进了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开始追寻家乡英烈的成长足迹。

2.jpg

两位作者走访江姐村村民(资料图片)

  “在江家湾,人人都知道自己家乡出了个大英雄,但能说上一两件童年轶事,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人却少之又少。” 刘仁辉称当时能够查找到的档案资料中,除了江姐的出生日期外,只有短短一行字:“1928年家乡大旱,生活艰难,江姐和母亲离开自贡,投奔家住重庆的三舅”。

  刘仁辉和杨源孜初到江家湾调查采访时,距江姐离乡已过去整整80年,她的前辈亲属都已经离世。作者形容此次采访不但难度极大,也是一次抢救性采访,好些故事一旦没有发掘出来就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再无踪迹可寻。

3.jpg

杨源孜与江姐堂嫂陈淑兰(资料图片)

  十多年前的江家湾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刘仁辉和杨源孜从市区出发要先乘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然后换乘三轮车,最后步行一段小路方才能抵达目的地。

  遇到采访对象走亲戚、上街赶场或到医院看病,两人一等就是一上午,中午啃两口自带的面包就算是吃了午餐。

4.jpg

刘仁辉深入江姐村搜集写作素材(资料图片)

  两人一趟一趟往江家湾跑,前前后后采访了好几十人,将收集到的碎片一样的信息进行整理、反复求证,江姐童年成长的足迹渐渐清晰起来。

  2009年3月,融入了两位作家心血与期待的《江姐童年故事》终于出版,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两万册图书销售一空。

故土的熏陶,江姐成为英雄并非偶然

  “江家湾山多而水浅,通常一亩坡地种麦子只能产百把斤,栽红苕比邻近村子少三四成,山上的瘦土长不出玉米来,点豆子也很难长高长壮,当地人称‘不倒苗’……”《江姐童年故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江姐人生起步阶段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状况,全书采用“单元式”结构, 每个章节既可单独成篇,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据两位作者介绍,该书第一章“四娘的乳汁哺育了小琴儿”内容来源于江姐的侄子江子刚,又在陈淑兰处得到了印证。江姐出生后因母亲李舜华身体较差“没有奶水”,是四娘陈玉琳提前给自己四个月大的孩子断奶,用乳汁哺育了小名叫琴儿的江姐。

  江姐的母亲李舜华出生城里的小康之家,知书达理,常说“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对幼年的江姐影响很大,以至于她在大旱之年发现地里头年种下的“干胡豆”没有发芽后,首先想到的是“孩子饿得哇哇叫”的邻居吴二嫂。

  江姐性格中的刚强和勇敢,在童年时期就显出雏形,其中受父亲江上林的影响颇深。江上林年轻时当过“挑盐客”,从自贡到重庆路途遥远,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常遇到散兵游勇的骚扰,但胆色十足的他硬是凭手中的扁担就赶跑了持枪的“兵油子”,保住了赖以养家糊口的盐担子。

  江姐随上过“洋学堂”的小姨李泽华进城,见识了自流井老街的繁华,同时也看到坐在“滑杆”上衣着光鲜的有钱人、成群结队的乞丐以及头上插着谷草圈在街边“待售”的小孩……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感到了旧社会的不公平,萌生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是非善恶的思考。

5.jpg

新版《江姐童年故事》封面

  本土作家王孝谦在《才女江姐——<江姐童年故事>》读后》一文中写道,江姐出生时江家湾属“才子之乡”富顺县管辖,自然深深烙下了家乡的印记。她好学善思、记忆力强、通晓诗词歌赋、尤擅长对对子,父母、亲友及周边的人对江姐的引导和培养,则形成了她的主体性格和品质。

  杨源孜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都知道江姐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她能成为那样的英雄并不是偶然的。幼时乡土人文的熏陶、父母教育的影响、前辈正确的引导,这一个个环节的串联铸就了她的勇毅、刚强与坚贞。

求真与传承,新版《江姐童年故事》的价值

  “要把童年江竹筠的点滴事迹一点点从亲属、知情人的记忆中抠出来、挤出来,从中找出江姐之为江姐的理由,这是责任感和作家的求实求真的态度。”作家王典平、王发庆在《抢救与发现——<江姐童年故事>》读后》一文中这样写道。

  据悉,在2009年《江姐童年故事》初次出版不久,两位作者就有了找出书中不足并加以弥补的想法。

  “这些素材不放进去,实在太可惜!”刘仁辉表示初版由于成稿时间较紧,在地名提法上存在一定争议,同时在校对上也存在疏漏,更重要的是后来陆陆续续又获得了一些新的线索,直接关系到江姐人物的塑造和性格刻画。记者也发现,该书新版字数从初版的4万多字增加到了近7万字,新增内容包括“哨锣山上的小哨兵”、1928年大旱时江姐和村民“吃大户”,以及江姐13岁时回乡祭祖等等。

  2016年,刘仁辉和杨源孜对陈淑兰老人作了最后一次较为深入的采访,陈淑兰老人的儿子也在场。2018年,百岁老人陈淑兰去世,没能看到新版《江姐童年故事》的问世。这是一个令两位作者叹息不已的遗憾,也折射出该书再版的不易与不可复制的价值。

  “在我眼里,江姐小时候就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但胆大心细、心地善良。” 杨源孜记不清自己前前后后去了多少次江家湾,她表示随着采访的深入,江姐童年的生活逐渐清晰起来,内心有一种别样的情感。江姐的一生是伟大的,她儿时在江家湾的8年童年生活既艰辛又不凡,她是那个在李白河里抓鱼摸虾给母亲补身体的“小泥人”,同时又是那个发现土匪敢上树挂杏黄旗为村民示警的“小勇士”,是江家湾这片土地赋予了她美好的性灵,铸就了她的勇毅和刚强,让她最终义无反顾走上了革命道路。

  “一部作品的重要性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两位作者表示,《江姐童年故事》填补了巾帼英雄江竹筠人生历程的一段空白,让广大读者清晰地看到了江姐儿时艰难成长的足迹,看到了江姐父母及亲邻们对她幼小心灵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英雄的一生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两位作者希望家乡自贡能继续守护好这份珍贵的红色记忆,让江姐伟大的精神品格、江姐故里的红色基因一代代继承下去。

6.jpg

江姐故里 记者 宋姿熠 摄

(来源:自贡网 记者 张才 王旭东 王朝晖 余耀)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