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3-06

建于1996年的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坐落在隆昌市圣灯镇,其前身是著名的隆昌气矿,先后接待过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这里的气矿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图1)

一座纪念馆,记录昔日辉煌

对于石油人来说,隆昌气矿当属石油圣地之一,它承载的石油精神应该被周知,被传承!2006年,相关部门开始了纪念馆重新布展工作,那时的气矿还比较荒凉——没有精美的展厅,展示馆以外的地方野草丛生,藤蔓植物爬满原有的旧厂房,馆内也仅有少量的展板资料。

负责重新布展的工作人员几乎跑遍了县(原隆昌县)、市档案馆以及省档案馆,查找当时的历史资料,但文字资料只是一部分,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还需找到亲历者来叙述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时的情况。

这张著名的毛主席蹲姿照片,是其中的关键。为了了解当年的情况,工作人员甚至跑到北京,拜访当时拍摄毛主席视察照片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侯波。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图2)

毛主席视察过的隆昌气矿炭黑车间旧址

重庆江津、川西北、广汉……当年的亲历者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是耄耋之年,交流困难,通过一段时间的奔走,工作人员掌握了大量资料,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同时,也纠正了网上流传的一些错误说法。

改造纪念馆的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最终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经过精心打造,纪念馆现有总面积5066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为2212平方米,绿化带面积为6833平方米,其他辅助设施面积为41615平方米。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图3)

会战展馆

纪念馆设两个主展馆,分别为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厅一)和四川石油会战史馆(厅二)。厅一内设有展区4个,内容为气韵圣灯、伟大关怀、筑梦兴川、不忘初心四个板块。厅二由气魄巴蜀、气逾霄汉、气势如虹、大气之梦四个部分组成。纪念馆设有辅助展区,主要存放、展示上级有关领导参观后的题词、留言和书法等作品。目前,该辅助展区正在完善过程中。

纪念馆原有景点八处,即主展厅、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炭黑车间旧址纪念碑、休息厅、毛泽东主席曾经走过的路、休息室、原炭黑车间包装厂房等。现增设跃进礼堂、黑金之路、最光荣的火房、“耿耿脊梁”主题群雕、采气小院场景还原、钻井等景点。通过多年的建设,纪念馆实现了“春有花香、夏有阴凉、秋有果实、冬有长青”的人文环境,步入“管理正规化、接待标准化、环境园林化”的轨道。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图4)

跃进礼堂

纪念馆开馆25年来,已成为四川及周边地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石油精神”再教育的基地,接待各级领导、学生及各行各业的参观者数十万人次。特别是内江、自贡、泸州、宜宾等地的许多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到纪念馆开展入党、入团宣誓活动;许多年轻人新婚第一天到这里留影,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刻留在了这里;许多学生步行几十里山路来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和川油精神再教育;还有一些刑满释放人员来到这里参观学习,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到这里参观的有少年、中年,也有老年人,他们来自全国的各行各业,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隆昌气矿3.27车间遗址已成功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工业遗产”“内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2019年8月,隆昌气矿圣灯山气田工业遗址群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命名为“第二批四川省工业遗产”。同年12月,“隆昌气矿旧址”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工业遗产”。一座炭黑厂,名声显赫载入史册

历经数年,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有关隆昌气矿建设的历史逐渐清晰。

古老的圣灯山上,有着诸多美好的传说。上世纪30年代末,圣灯“奇观”引起地质学家的重视,经过一批地质学家的勘探和研究,发现圣灯山下富含天然气,“圣灯”之谜就此解开

1943年,被称为“远东第一井”的隆2井开钻,日产气约3.6万立方米,用于地方人士兴办的“隆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熬盐、烧砖,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12月5日隆昌解放,国家迅速恢复了隆2井的天然气生产和解放前未完成的隆4井钻井工程。1950年,全川产气646.1万立方米。其中,圣灯山就有616.8万立方米。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图5)

采气小站

当时,被誉为工业“黑金”的炭黑完全需要进口,为了打破国外的封锁禁运,中央决定利用圣灯山气田的天然气试制炭黑。

其实,我国早在魏晋时期就掌握了“松烟制墨”的技艺,但炭黑生产长期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950年春,有关部门抽调原重庆工业试验所专家张铁生、周学厚等5人筹建西南工业部303厂,当年6月24日便生产出第一批天然气槽法炭黑,“圣灯牌”炭黑横空出世。1951年10月1日,“圣灯牌”炭黑获得西南工业展览会特等金质奖。

圣灯牌炭黑的成功生产,过程异常艰辛。据许多亲历者回忆:炭黑生产过程中,周围很多东西被炭黑的烟雾所覆盖,“连天上飞过的麻雀都是黑的”。经过一天的生产,工人们个个都是“黑包公”,只留下两个白眼珠子和一口白牙,有的家属还曾因此闹过笑话,认错了自己的丈夫。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除了奋力搞生产,还要研究改进工艺流程,减少炭黑粉尘飞扬,特别是新中国炭黑工业的奠基人张铁生,在科研岗位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53年,根据“一五”计划,扩大对圣灯山的勘探。1955年,在圣灯山下的两道桥成立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气矿——隆昌气矿。1958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天然气研究站,利用天然气制炭黑、制合成油、液化提氦等,这些都是我国首次掌握的技术。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行天然气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地方之一,隆昌气矿炭黑厂是我国天然气生产炭黑的摇篮。

一段难忘历史,成就“最光荣的火房”

在搜集详尽史料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寻找着当时的老物件,便于直观地展示历史。

一位原气矿党办秘书,用颤抖的双手捧出自己上世纪50年代做的剪报夹,里面是张贴规整的报纸资料,还有一部分手写的回忆录底稿,让人深受触动。

剪报夹里,有一段让人动容的历史: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主持成都会议结束后,由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陪同,于下午6时乘火车到达隆昌。当毛主席听到当时的炭黑年产量可达1000多吨时,露出了笑容。而毛主席在21号火房前听取生产汇报的场景,被新华社记者侯波用镜头永久定格,留下了伟人的公开蹲姿照。隆昌气矿,也是毛主席唯一视察过的石油单位。

红色记忆:毛主席曾亲自视察内江这里,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图6)

红色记忆

为了铭记这份伟大的关怀,隆昌炭黑厂槽黑车间从此更名为“3.27车间”;青年突击队员们利用工余时间,在毛主席参观过的火房旁修起了两座“跃进号火房”。毛主席视察过的1号火房和21号火房,被刷上“最光荣的火房”字样,前来参观学习的职工群众一批又一批。

就在毛主席视察前后,朱德、邓小平、贺龙、吴玉章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也亲临视察,给川渝石油人以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经过60余年发展,四川盆地现已形成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产气区,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和气区发展,从1977年产气50亿立方米到2015年突破300亿立方米,四川天然气发展一直向上。截至去年,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年产量已达300多亿立方米,建设500亿、奋进800亿战略大气区的步伐铿锵有力!(来源:最内江)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