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纳溪:1万元借款拖欠11年,法官柔情执行唤醒沉睡亲情

万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02-25

  人生路上,亲情是持久动力,也是无私温暖。借钱不还,让人头疼,亲戚借钱不还,那就让人头晕了,邹某某的亲戚向他借款1万元,却未按约定偿还本息长达11年,近日,该起民间借贷纠纷在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柔情执法下,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被执行人当场支付欠款,久违的亲情被唤醒。

纳溪:1万元借款拖欠11年,法官柔情执行唤醒沉睡亲情(图1)

  该案当事双方系亲戚关系,2010年被执行人蒋某某因工地经营所需向申请人邹某某借款1万元,经申请人多次催要,被执行人始终推诿不还,为顾念双方关系、不伤和睦,申请人一直未诉诸法律,再三忍让,相信被执行人口中的“经营困难”、苦苦等待被执行人口中的“明天”,但被执行人却将申请人对亲情的珍重视为无物,一怒之下,申请人一纸诉状将被执行人诉至纳溪区法院,案件审理过程中,经法官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还款协议,调解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未予还款,邹某某无奈之下向纳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说难不难,不过是民间借贷,金额也小:说易不易,不是冲突到很难调和的程度,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裁判容易执行难啊!”执行局承办法官仔细阅卷后不由的叹气,执行情况也正如法官所料,面对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蒋某某依然无动于衷,分文不付。鉴于双方关系的特殊性,承办法官再三衡量,如果采取强制执行手段,1万元应该很快就能执行到位,制止表面纷争,但双方的感情将受重创而无法挽回,唯有运用和解方式才是最佳方案,“申请人和被执行人之间的亲情就是本次执行工作的基础和突破口”,于是承办法官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分别找到双方进行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

纳溪:1万元借款拖欠11年,法官柔情执行唤醒沉睡亲情(图2)

纳溪:1万元借款拖欠11年,法官柔情执行唤醒沉睡亲情(图3)

  被执行人蒋某某不满的说道:“谁叫他把我告到法院的,这么丢脸的事都做得出来!”见此情形,承办法官严肃的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经营困难的时候,邹某某好心帮你渡过难关,你却背信弃义,还大言不惭!如果你坚持拒不履行,那么就做好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准备!”接下来,承办法官又层层分析了申请人索要欠款无果,等候将近8年才起诉,起诉后又忍让至今才在万般无奈下申请强制执行的不易,“你要说邹某某没有顾及你的颜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不是顾念亲情,他早在10年前就可以起诉你了,他为什么没有那样做,难道你不明白他的一片良苦用心”看着蒋某某懊悔的表情,承办法官继续说道:“感情是需要双方维护的,不能一味的要求一方去承受包容另一方的无赖无理”在法官情理交融的思想攻势下,蒋某某的心理防线最终被攻破,由衷地向邹某某道歉,并现场微信转账1万元,一度反目的两人被唤醒,一段破裂的亲情及时修复。

  看似简单的执行案件背后,常常蕴藏着不简单的处事哲理,我们常说不能就案论案,是因为案件背后不止有法律条文的适用,还有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法官办案的经过就是他们之间情感交流、彼此体谅、彼此包容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引导双方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在这个过程中,在法理交融下,当事双方消怒气、思己过,进而发自内心的达成和解。(谢雅琴)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