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6-08
6月5日9点,我们来到泸县立石镇柏杨村办公阵地,接受采访的主人翁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骏,驻村农技员王钢却不在。
“他们一大早就和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蔡永昌、村党总支副书记吴明书前往民房着火点救火去了。”村上一名值班的女同志解释。
扑火归来吃早餐
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骏抢火归来吃早餐
匆匆打了个照面,又不知道在哪里了。找到张骏时,三个人每个一碗素面,却吃得狼吞虎咽。“我是低血糖,必须得先吃点东西。”张骏抱歉地说,这就是我们的伙食团,今年疫情期间,我们方便面都吃够了。
等待的怨气瞬间化作了感动,这就是我们柏杨村的可爱驻村工作队。
走村入户化民怨 凝心聚力保民生
驻村工作队在柏杨村长堰塘召集周围的贫困户开了一场院坝会。
“张书记,天一黑,路上啥都看不见,那天回家我差点摔一跤,什么时候,我们这里才能安上路灯啊?”“对啊!张书记,你们想想办法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我们正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已经提交了申请,资金一到,马上解决大家提到的问题!”张骏说,“天气开始热起来,大家用电、用气、用火一定要注意安全!”
驻村工作队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
“谢谢你啊!张书记,把我的房子问题解决了。”来到五保户刘月财的家门口,刘月财赶紧搬出板凳招呼大家坐下。当初村上修公路时,刘月财房子被拆了。为此,刘月财成了上访户。张骏得知情况后,申请资金为刘月财修建了厨房厕所。刘月财不再上访,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变得积极向上了。
“受疫情的影响,我早应该出栏的鸡,卖不脱,还在校450多只。”看到驻村工作队到来,养殖大户刘建焦急地说。
驻村工作队走访养牛大户
“我们就是来了解情况,帮助你想办法的。”张骏说,“我们准备给你带货。”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刘建低息贷款7万元养牛,牛出栏后,归还了贷款,用赚来的钱改行饲养市场行情看好林下鸡。2019年出栏2000多只,收益不错。不曾想,今年遇到疫情影响,销路不畅。
驻村工作就这样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几年来,共建设通村公路33公里,解决出行难;为贫困户安装自来水19户、打井33户,为普通群众安装自来水545户,切实解决吃水难问题;共完成危房改造56户,改厨改厕87户,完成入户路院坝改造61户;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宽带网络安装覆盖率达85%。2017年底全村整体脱贫摘帽。
能人带动 项目驱动 脱贫产业蓬勃发展
“听党员致富带头人艾如华介绍,养牛可以赚钱,我就跟着干了。”贫困户刘福兵说,他 5月15日从贵州买回了6头牛,共用去9.2万元,用酒糟、苞谷、油枯、草等喂牛。“等到出栏,一头牛饲料3000元到4000元,我6头牛成本在11.6万元左右。”一头牛出栏时重1400-1500斤,以市场现价每斤16.3元计算,6头牛可以卖13.6—14.6万,纯收入有2-3万元,脱贫没有问题。
刘福兵脱贫的底气来自于同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艾如华。2019年,艾如华投资7万元饲养了7头牛,出栏后收入12—13万元。今年再扩大规模,花15万元买了10头牛。艾如华不仅仅只养牛,他还养猪,养鱼,种花木,走的是循环种养殖的路子。“渔塘每年收入1万多,我卖了一根黄桷树收入3000元。”艾如华介绍说,2019年喂养3头母猪,出栏10个肥猪,平均每头猪纯收入1000余元,今年喂养2头母猪,将牲畜粪污用来栽种天竺葵、黄桷树等花木。
驻村工作队在高粱产业园调研
在村集体公司所属的扶贫产业园内,十多位贫困户正在给高粱松土除草。“每天60元,移栽高粱苗时100元每天。”正在干活的有张德秀高兴地介绍说。
“我们村集体资产公司流转土地60余亩,栽种本地红高粱,以不低于3.2元/斤的价格订单式收购,聘请周围的村民及贫困户干活。”张骏介绍说。一旦成功,明年将大面积推广。
驻村工作队走访养鸡大户
驻村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督察生猪养殖场建设
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村级经济建设,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引进佑华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三个年出栏400养猪场,配套发展125亩的种植园。村集体经济公司以项目配套入股,群众以土地入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6万元,为群众增收3.2万元。
“目前养猪场正在抓紧施工,建成后预计每年为群众增收5万余元,为村集体经济公司增收25万元。”张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驻村工作队争取项目资金280余万元,以村集体经济公司为主体,群众以土地入股,发展规模1500头的养猪场和25亩配套种植园。(刘璐 曾佐然)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