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13
《烟雨故乡》 周焱 摄
发源于世界屋脊的亿万年大河长江从涓涓细流到壮阔奔涌碧波漪澜,浪峰波谷天堑奇观,美不胜收,在泸州呈现出一种迷人的个性,既柔美恬静,又狂野奔放,既有缓缓江流,又有狂涛怒浪。
历史名城之泸州,在136公里的江流浸润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镶嵌着纵贯古今的文化脉络,奔腾不息的长江见证了泸州的历史变迁和兴盛繁华。
君不见川江重镇 ,西南要会水生万物 ,一江繁华临江而立、因江而兴的泸州城自古便是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城内城外,白日看千人拱手,夜晚观万盏明灯。
君不见长江边东岩岩壁上“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在浪花淘尽中成为一本立体史书。
“还我河山”题刻。王伟 摄
不仅呈现“东岩夜月”的风雅之景,还诉说着不屈不挠的抗战历史时光,流转至今,鼓角铮鸣、硝烟炮火虽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但东岩石刻仍然凝视着滔滔长江和泸州城,激发着人们的爱国之情。
“东岩映月”题刻。王伟 摄
君不见800年前那场悲壮的护城之战,谱写了“铁打泸州”的历史风云,诠释着英雄之城的不屈气节。
△神臂城
外柔内刚,激荡汹涌壮阔长江水赋予了沿岸泸州人民不屈的文化性格。“柔能养蚕织布,刚可与敌同亡”,而今,青山依旧坚韧不拔的泸州精神依然生生不息。
君不见一城繁华,一方精神,翻阅古城千年的历史长卷,诗意在山水里氤氲缭绕,蜿蜒奔流的长沱两江和赤水河孕育和充盈泸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历代文人自北向南游历巴蜀大地行至泸州,均留下无数感怀喟叹。
回眸其中,可领悟李白“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的豁达境界,可品读杜甫“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的深情眷恋,可感受苏轼“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醉花间”的快意畅达,可体味陆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的人生情愁,如此文脉相传,即便隔着无尽的春秋,跨越历史的墨香依然滋养着这方子嗣。
纳溪头脊梁
君不见一片巨大的礁石群突入江水之中,经上万年的冲刷、切割终变成如今的头脊梁奇岩怪石,赫然林立,怒涛汹涌,奔击江岩,至今仍在诉说着江水、顽石和时光的亿年缱绻。
君不见,长江、沱江在泸州交汇,淤沙积石形成了地势平坦的张坝,年复一年结出鲜美的果实,链接出长江流域先民与自然共生的玄妙。
张坝桂圆林
在这片平畴绿野,张坝桂圆林是一种炫目傲岸的存在,并因其文化、生态元素成为长江流域之唯一揭示着长江神奇生命系统的秘密。
君不见,长江从青藏高原经千里沃野与沱江汇聚于此,优质水源将自然、甘甜之味注入泸州白酒的血液绵延不绝、回味无穷。
阳光、风和土地的芳香在此经过神秘的转化、凝聚、升华,变成清洌的酒浆,山川与江水之间流淌着的酒意与诗情,成就了“风过泸州带酒香”的千年美誉。
君不见,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南缘时,与赤水河、习水河及其各小支流100余汇聚出密集的网状水系,因而形成“合江”,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深厚的荔枝文化。位于白米镇古代水驿站遗址被誉为合江荔枝向唐朝京城进贡的“第一站”。
合江县白米镇“十里”连石滩上段风貌。龙国兵 摄
符阳七月满城红,人人知是荔枝来,红颗酸甜只自知,十里河滩今尚在。
合江荔枝
君不见,东门城墙边长江碧水,鸟飞鱼跃,滩平山远,红嘴鸥飞越万水千山来泸越冬,与泸州人民共赴一年一会的暖阳之约。钳嘴鹳、赤麻鸭等珍稀动物的踪影频书写一幅酒城写意生态画卷。
千百年来的过往在岁月长河中不会泯灭。泸州依靠两江、占据西南要会之地而崛起,在“蜀道难”的漫长岁月中,泸州以川江舟楫之利得天下之利,在今天“蜀道易”的新局之下,泸州136公里川江岸线辐射川渝滇黔的天府首港,仍然要从水运天下、富甲一方的深厚积淀中寻找智慧,这段江岸的厚重历史依旧在为一代代人提供成长的养分,也接受着这座沧桑变迁之城的致敬。
(来源:泸州头条)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