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泸县海潮镇:纪检干部全程跟踪,高标准农田“一地两用”效益翻番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01-13

  时下,秋洋芋迎来收获的时节。1月12日,在泸县海潮镇红合村的高标准农田水稻制种基地里,海潮镇纪检干部、新时代的文明实践者们身穿红马甲,前来体验丰收的喜悦:一个个饱满、匀称的秋洋芋从地里被翻刨出来,摆满了地头。

海潮镇志愿者体验秋洋芋采收(曾佐然摄).jpg

  “这是意外的收获,明年我要扩大规模。”看到一个个硕大的秋洋芋从地里翻挖出来,泸县海潮镇红合村的罗永明一家人充满了喜悦。

志愿者体检采收秋洋芋(曾佐然摄).jpg

  为减少2022年夏季的高温干旱天气对粮食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泸县海潮镇利用县上的惠民措施,提供种子、肥料,鼓励村民在高标准农田实施后的水稻制种收获的田里,大种秋洋芋、油菜。

  “种子没有喊交钱三?”海潮镇纪委书记陈凌在采收现场与村民罗永明交谈起来,了解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村民采收秋洋芋(曾佐然摄).jpg

  目睹了丰收,没有收到意见,听到了感谢。“种子、肥料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罗永明种植杂交水稻制种50亩,去年遭受了高温干旱的灾害天气,水稻制种受灾严重,虽然有农业保险,但收入有所减少。有了政府的支持,罗永明就种了20亩秋洋芋,30亩油菜。

纪检干部陈凌与村民交谈(曾佐然摄).jpg

  “秋洋芋市场需求量大、回报见效快,是本地人民喜欢的美食之一。一天在海潮、通滩等周边乡场里卖,2块钱一斤,一天卖得到300斤左右。”罗永明说。随着春节临近,秋洋芋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一家人已经渐渐忙不过来了。

  “有了一季秋洋芋收入,让我的收入实现翻番。”罗永明算了一笔账,秋洋芋的亩产量一般都在1500斤左右,市场价平均2元钱一斤,每亩可收益3000元,他种植的20亩秋洋芋可收入6万元。

孩子们采收秋洋芋(曾佐然摄).jpg

孩子们看到秋洋芋笑了(曾佐然摄).jpg

  “通过我们的实际全程跟踪,今年种植秋洋芋丰收,我得到了一个启发:在农田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大力推广稻菜轮作,扩大秋粮秋菜种植面积,增加村民们的收入。”陈凌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大,涉及群众广,如何让项目落地生根有效益,纪委的全程监督十分重要。

  海潮镇是农业大镇,也是泸县水稻制种的基地大镇。农田主要以种植这个水稻为主,水稻收割后就成了冬闲田。2022年,海潮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海龙塘村、陈湾村、尖山村、红合村、流滩坝村等5个村,涉及耕地面积8400亩。共规划田型调整3049.25亩,筑砌田埂12373米,新建囤水田210.9米,配套农田制口182处,下田坡道35处,田间机械通道192处;新建排灌渠道4998.68米;整治山平塘15座;新建智能化提灌站1座;新建PE100级PE管合计10153.5m,整治3.5米宽机耕道5490.00米,配套错车道2处,规划整治3.5米宽机耕道7174米;新建1.5m宽生产便道1235米,配套错车道20处,机耕道接口20处,安全警示标示29个,弯道加宽86米;农业示范推广8400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曾佐然 摄影报道)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