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古蔺县大村镇:雪地里绘出产业兴旺图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12-29

  走进泸州市古蔺县大村猕猴桃园区,不仅可以赏雪看景,还可以向现场劳作人员学挖窝、栽种、剪枝,种下一棵三年后果实累累的猕猴桃。虽然大雪纷飞,但村民的产业发展热情不减,整地、挖窝、栽桩、拉线、剪枝忙得热火朝天,为猕猴桃的成长争分夺秒,也为来年猕猴桃的丰收增产做充分准备。

灾后重建,新场园区“掘土”再出发

  新场猕猴桃乡贤产业示范园每日一巡,似乎成为了大村镇镇长喻清海的惯性动作。“新场猕猴桃园区一日不恢复,心里的石头就一日无法落地,动工了就要一鼓作气,争取一次把它做好。”正在现场指导园区整改的喻清海叮嘱着大家。

古蔺县大村镇:雪地里绘出产业兴旺图(图1)

苏坝园区整地施肥

  “8·9”洪灾中,新场村水田寨100余亩猕猴桃被淹,昔日长势良好的猕猴桃随着根部的腐烂枯萎。为了加快园区恢复,大村镇主要领导牵头,积极对接猕猴桃种植农头企业贵州中康集团,邀请专家开展多次调研,专题研究部署园区整改提升十余次。根据受损程度,最大限度减小损失,一部分全部拆桩用挖挖机翻土,一部分用旋耕机翻土,重新栽种,采取深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排水,为植株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目前,整地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28日,已启动栽桩、拉线、栽苗,灾后恢复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着。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协调,整改高标准推进,镇产业办安排一人专职全程跟踪督导,做到一步整改到位。

整地栽种,苏坝园区“规模”再扩大

  驱车绕产业大道一圈,苏坝园区雪景令人流连忘返,雪地里辛勤劳作人们更令人心生敬意。

  “嬢嬢,那么大雪,挖窝冷不冷啊?”“不冷,做起活来还全身发热呢!你看我额头上的汗水。”园区里正在劳作的何延英说着凑过来给我看。据了解,10月庄稼收割完成后,苏坝村大部分群众就一直在园区上班,稳定地拿着120元/天的工资,不误农时,还赚钱顾家,群众的满足感溢于言表。窝直径1米,长4米、宽6米栽种1棵……,农户介绍种植要点如数家珍。

古蔺县大村镇:雪地里绘出产业兴旺图(图2)

苏坝园区整地

  2021年,大村苏坝猕猴桃园区被确定为两改“后半篇”文章重点示范点位,大村镇对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列出建设清单,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按照前期规划范围,新种1000亩猕猴桃,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家,配套建设产业路路基2.67公里,生产便道7公里,整治山坪塘1口,提灌站1个,蓄水池2口,喷灌系统1000亩,水路管网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培训,丰水中乐园区“巩固”再提升

  “大家修剪的时候,要会辨别,留春梢,剪秋梢和夏梢,也不是一定要根据树形,要因地制宜。一根主干,两根侧蔓,多根侧枝,侧枝一般隔四十公分留一根……”丰水猕猴桃区里中康集团的专家正在培训剪枝。据产业办工作人员介绍,12月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就常驻大村,按照前期收集的群众培训需求和问题反馈,巡回到各园区开展猕猴桃种植和冬季管理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5次猕猴桃冬季管理技术培训会,累计受训人数450余人,12月底将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猕猴桃冬季管理。

古蔺县大村镇:雪地里绘出产业兴旺图(图3)

苏坝乡贤产业示范园区施肥

  “培训来得太及时了,我正为怎么施肥发愁呢,里面的学问太多了,我一定要把这套技术吃透,再教给合作社的其他人。”来参加培训的乡贤夏国华分享着自己的学习心得。作为专合社法人,夏国华带领着136户村民共同致富。

古蔺县大村镇:雪地里绘出产业兴旺图(图4)

中乐乡贤示范园区培训剪枝

  除开展技术培训外,大村镇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转发气象信息和发放宣传册,第一时间向农户提供气象预警、病虫情监测等信息,引导群众开展增温保墒、肥水管理、预防冻害等田间管理工作;另外一方面,镇农技人员分片包户,实行“清单制+责任制”,进行点对点服务,为猕猴桃越冬护航。

古蔺县大村镇:雪地里绘出产业兴旺图(图5)

镇长喻清海陪同中康集团专业技术人员到新场园区研究整改提升

  据悉,猕猴桃是大村镇的农业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除公司外,种植散户200余户,提供稳岗就业1.7万余人次,发放务工薪金256.1万元、土地流转租金157.23万元。采取“公司+专合社+乡贤人士+散户”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实现“一地生六金”,与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冬日的大村,一幅产业兴旺画卷正徐徐展开。(周双远)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