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6-30
6月28日,为了用镜头记录家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展示2025年摄影公益培训效果,泸县摄影家协会组织学员、会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蟾山摄影采风活动,学员和会员们齐聚玉蟾山,在夏日的光影中开启了一场视觉与艺术的探索之旅。
采风现场(李云虎摄)
玉蟾山位于泸县县城旁,因山形山状似蟾蜍而得名,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 ,历来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曾是川南佛教名山,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山上现存400余尊明代摩崖石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会员们在人物拍摄(曾佐然摄)
活动当天,尽管烈日炎炎,但摄影家们热情高涨,早早便抵达玉蟾山。一进入景区,大家就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纷纷拿出相机、无人机等摄影设备,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面对茂密的森林,摄影家们用镜头展现出树木的翠绿与生机,凸显夏日山林的蓬勃生命力。
会员在千手观音摩崖石刻前拍摄(曾佐然摄)
在玉蟾山的摩崖石刻区域,会员们更是久久驻足。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十八罗汉飘海图等这些雕刻于明代的精美石刻,是艺术与历史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摄影家们细致地拍摄每一尊佛像、每一处线条,力求通过光影的运用,展现出石刻的神韵和历史的厚重感。千手观音的慈悲、九龙浴太子的庄严,都在他们的镜头下栩栩如生。
现场采风(曾佐然摄)
在玉蟾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流民图》,学员、会员们以镜头致敬历史丰碑。斑驳岩壁上镌刻的《流民图》,以震撼人心的浮雕艺术再现了苦难岁月里民众的悲怆与抗争。大家或低角度捕捉沧桑肌理,或特写聚焦流民紧锁的眉头与嶙峋筋骨,在光影交织间凝固历史的厚重。快门声此起彼伏,既是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更是用影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的深情表达,透过画面触摸到那段不容忘却的峥嵘岁月。
现场指导交流(李云虎摄)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也是一次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活动中,周凤丹、雷伟、李云虎等资深摄影家们分享了自己的拍摄经验和技巧,对光线的把握、构图的设计以及如何捕捉瞬间的美,让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们受益匪浅。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在流民图拍摄(邓友莲摄)
泸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周成表示,举办此次采风活动,旨在鼓励学员、会员们深入生活、亲近自然,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美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泸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提升泸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玉蟾山美景通过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为泸县的文化宣传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曾佐然)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