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13
“面子”“里子”双提升幸福生活成色
乡盘点2024·和美乡村
时下,漫步江阳区黄舣镇永兴村,绿树掩映的整洁村道,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田园风光如画……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近年来,黄舣镇牢牢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丰富内涵,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培育、乡村治理机制、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居优美村,全镇人居环境的大变化,让美丽乡村美在颜值、美在气质,更美在村民心里。
美化环境,提升群众“精气神”
挑着箩筐的稻草人雕塑、竹栅栏打围的农家小院、一望无垠的田园风光……
“我们村对照‘和美乡村’建设标准,按照‘用产业酿造诗酒田园、用治理酿造和美乡村、用乡风酿造美好生活’思路,全力打造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永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忠莲介绍,目前,村里修复翻新了村主干道路面、沿街建筑外立面,提升了环塘休闲小道,利用闲置空地打造了“微景观”,还打造了观景平台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永兴村村民们的生活也在改造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家每户积极进行庭院美化,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进行了整治,群众的“精气神”不断提升。
“住在这样的村里,真安逸!”永兴村村民王大爷,每天早晚都习惯到村里溜达一圈,“散步的同时,也欣赏欣赏景色!”
一半诗意载远方,一半烟火煮清欢。花做篱笆,诗意为墙,远离喧嚣,忙碌满足,村民们的生活舒适而惬意。
欣赏和美乡村的如画景色,品味诗意田园的文明风尚。“这个村的景色真的不错,来,这里拍一张!”从宜宾市江安县来的游客李文萍,一边欣赏永兴村沿途的风光,一边忙着和一起来的亲朋好友把自己和当地美景装进手机里。
安装路灯,照进村民“心坎里”
伴随着夜幕降临,瓦窑滩村已安装起的220盏路灯准时亮起,温暖明亮的灯光洒满了各条村道、组道、村民家门口,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
“以前,一到晚上整条路都黑漆漆的,晚上回家总是觉得不安全,现在路灯安装起了,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瓦窑滩村12组村民叶进书看到家门口亮起的路灯高兴不已。
去年,黄舣镇在开展“民心守护”工程群众走访工作中了解到,瓦窑滩村随着水泥路户户通,村民们进出方便了,但由于没有路灯,到了夜间,学生放学、村民外出归家非常不便,且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黄舣镇通过使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资金,对瓦窑滩村12个组全域覆盖安装路灯,用“小路灯”点亮“大民心”。
“我们总投资29万余元,在全村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70盏,目前已安装了220盏。”瓦窑滩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青云介绍,全部安装完成后,将覆盖乡村道路29.6公里,惠及村民4860余人。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这些路灯点亮了村庄,照亮了群众出行的平安路,也点亮了瓦窑滩村的乡村振兴之路。”看着一盏盏亮起的路灯,刘青云感慨地说。
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底色足”
“移风易俗守规矩,人人用心都参与;不攀不比宜从简,铺张浪费不可取;文明祭扫不燃火,喜事简办新风气……”在如今的黄舣镇,这样的移风易俗新风尚标语顺处可见。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近年来,黄舣镇各村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革除陋习,成立理论宣讲队,打造“宣讲政策、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发挥榜样力量,文明新风吹入“人心”。
永兴村多方位推动党员落实公开承诺、兑现承诺的制度,引导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当带头人。组建党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带领村民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赌博成风的不良习气逐步得到纠正。
马道子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全村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同时,该村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农家书屋、儿童之家、村民健身广场等,多样化调节村民的茶余饭后生活。村里80岁老人刘婆婆感慨:“现在村子里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
人居环境靓起来、乡风民风淳起来、村民日子好起来,一幅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号角,在黄舣大地徐徐铺开。
(来源:泸州农业-江潮 作者:袁玉华)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