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11-28
“小小田儿稗子多,扯了一窝又一窝。又要埋头扯稗子,还要抬头唱山歌。”
近日,在泸县五中非遗传习基地音乐教室里,玄滩镇乡贤、省级非遗项目玄滩薅秧歌代表性传承人、76岁的邓光荣大爷一亮嗓子,高亢嘹亮,学生们纷纷应和“又一窝!”由此拉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薅秧歌传习兴趣课”。
玄滩薅秧歌培训学生(高大源摄)
“小时候跟着爷爷在田间劳作就常听他们哼唱,听着旋律总忍不住跟着唱和,但是却没有什么了解,学校开设的特色非遗课程正好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也让我逐渐感受到薅秧歌的乐趣。”说起开设的玄滩薅秧歌课程,泸县五中高2年级22班的学生邱慧珍一脸笑意地向我们讲述学习薅秧歌的感受。
“那时候我们一边薅秧一边唱歌,干起活特别带劲儿,有时我们也会互相斗歌,歌声在田间山野飘荡,这样你来我往,大家的关系就变得更亲近,更团结了。”对于玄滩薅秧歌,邓光荣有着不一样的情愫,他边回忆边说。
说起为什么到泸县五中任教,邓光荣说更多的是心中的热爱和传承。薅秧歌作为他儿时哼唱的民谣,心中有割舍不下的情感,他喜欢其高亢多变的腔调,亦怀念曾经的时光。而且玄滩薅秧歌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不能让它在这代人消失,要培养更多的传承人,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玄滩薅秧歌。
玄滩薅秧歌薅秧表演(高大源摄)
玄滩薅秧歌培训(高大源摄)
玄滩薅秧歌培训(高大源摄)
随着现代农业机器化的广泛运用,田间薅秧歌已渐渐被机器所取代,薅秧歌便慢慢地“走出田坎”,但唱、听薅秧歌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近年来,泸县玄滩镇不断创新保护传承方式,通过薅秧歌培训、薅秧歌歌词征集、薅秧歌进校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玄滩薅秧歌的影响力。
自2010年开始,泸县玄滩镇在通山村、玄滩小学、玄滩镇学校和泸县五中设立薅秧歌传习基地,将非遗引进校园,采取“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学生”的三级传承模式,编定非遗校本课程,为学生普及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艺,打造了非遗传承特色阵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如今薅秧歌传承群体1000余人。
正是在此契机下,邓光荣成为了泸县五中的一名兼职的“音乐”老师,专门教授薅秧歌课程,向学生们传授薅秧歌的歌词和腔调。
在泸县五中,随着乡贤进校传授技艺,非遗传承活力倍增,传统文脉得到进一步赓续。学校薅秧歌传习基地师生2015年受深圳市委宣传部邀请到深圳参加“乡土曲艺进深圳”展演,2023年分别参加央视《乡村大舞台》和第五届西部民歌展示活动展演,2024年在重庆市荣昌区参加“大地欢歌·乡约四季”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展演。
泸县五中“非遗传古风 龙狮舞樟林”荣获2024年四川非遗保护传承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评选“优秀案例”。
玄滩薅秧歌在泸县五中表演(高大源摄)
玄滩薅秧歌在泸县五中表演(高大源摄)
玄滩薅秧歌参加演出(高大源摄)
据邓光荣介绍,玄滩薅秧歌起于明末、盛于清代,衰于民国末期,如今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其音乐、旋律朴素简练,与语言结合紧密,把抒情和叙事融合在一起,歌唱性的声调和朗诵性的声调融为一体。其表现形式为一人领,众人和,也兼有独唱、齐唱和对唱,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其唱腔主要分为高腔、四平腔和喊歌。高腔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有时还伴有假嗓和颤音演唱,使整个演唱高亢嘹亮,俗称为“吼薅秧歌”。主要曲调有罗儿调、花儿调、板调、四平调、长工调、横一字等10余种。其歌词中衬词、衬句搭配精当、丰富多彩,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形式活泼、寓意深刻。2011年玄滩薅秧歌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曾佐然 刘媛 高大源)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