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2-07
2月2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10名医护人员,出发前往武汉,并于当晚到达。经过前期培训之后,2月5日,队员们正式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展救治工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是武汉四家定点收治危重病患的医院之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团队主要负责东院区3号楼8楼病区的工作。战斗打响的第一天,队员们也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感受。
时间:2020年2月5日
“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今天是正式进入病区上班的第一天,心情很激动,7:20就赶往医院。
一踏入病区,护士长就热情地过来迎接我们,她精神看起来不错,但是口罩下疲惫的眼神,黑黑的眼圈,都告诉我们她在这个战场上已经奋战了多个昼夜。今天我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医嘱处理、取药、病室沟通、以及协助病区人力资源调度工作。
下午下班后,我和跟我一批同到武汉的邓俊老师交流了今天工作中的感受和压力,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有队友、有合作,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在彼此的支持下,打赢这场攻坚战。
时间:2020年2月5日
“你们来了,真好!”
20:00,我第一次进入武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8楼病区。
收治病人,为病人进行高压氧流的调节、输液,安抚病人紧张的情绪、处理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进入病区后,还来不及忐忑,就投入紧张的战斗中。
“你们来了,真好!我们可以稍微歇一口气了!你们是四川哪里的?”一位武大东院的护士老师问我,因为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这位老师脸上都是压疮。
听说我们是西南医科大学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她说:“重症的老师来了真好,我们的危重病人特别需要你们。”
尽管当时护目镜和口罩边沿压迫着我的鼻腔,鼻涕一直流,面部流湿了也不能擦,头部和面部也产生巨大的压痛,但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泛起一种被需要的自豪感。我相信,我们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一定能打胜这次战“疫”。
时间:2020年2月5日
第一次穿防护装备工作很困难,但是我克服了。穿戴好防护装备,全身被裹得严严实实,犹如顶着千斤的重量。护目镜压着鼻子只能用嘴巴呼吸,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我感觉有一点缺氧和想吐的感觉,但尽力压了回去,身上分不清是热得出汗还是冒冷汗,感觉轻飘飘的。
旁边的战友感觉到了我的异样,鼓励我说:“如果不舒服的话,不要硬扛,我们是一个团队。”听到这句话,我眼睛湿润了,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
在旁边休息了一会,我试着自己慢慢走起来,逐渐克服了不适感,适应了病区的环境,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快下班时,来了9位新病人,我们将病人收治安排好床位,与下一班老师交接好,圆满结束了第一个夜班。
时间:2020年2月5日
当病患用手做出OK时,我们才感到踏实!
我们接管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8楼一病区,是由原来胃肠外科病房紧急改建的重症病房。
我们管的都是危重病人,以高龄病人占多数,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查房时有个病人感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82%,我们立即加大氧流量至8L/min,并在床边安慰鼓励患者,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大约过了30分钟,病人呼吸困难有缓解。
由于患者病情重,我们就跟患者约定,如果感到好些了,就做一个“OK”的手势。当病患用手做出OK时,我们才感到踏实!
第一次值夜班,最欣慰的是病患氧饱和度提高了
我的第一次值夜班,是和我们的队长刘勇医生搭档。这次夜班管理了17名患者,其中有位老大爷是 使用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的患者,极度烦躁,不耐受,几经我们的心理疏导,才平静下来。到我们下班时,老大爷的氧饱和度已经由接班时的75%变为95%,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下班时,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显得格外的阴冷,回到酒店洗漱完已是凌晨三点过,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眠。
充满挑战的第一天我们都已经坚持下来了,胜利还会遥远吗?武汉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到那时,我要故地重游,赏烂漫樱花。
(来源:健康西南)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