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乡村振兴看双加:加项目,加幸福

头条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01

  11月16日,记者经国道321进入龙马潭区双加镇场镇,看到三四层楼高的川南民居鳞次栉比,宽敞的“白加黑”公路将其串联起来,目之所及没有看到一点垃圾。

  一个镇怎会这么宜居?来到双加镇党委、政府办公场所,全国卫生集镇、四川省十大魅力乡镇两块牌子,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我们不仅是全国卫生集镇、四川省十大魅力乡镇,还是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镇、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双加镇党委委员、组宣统委员彭世兰对记者说。

  对双加镇的采访,我们循着乡村振兴的轨迹深入。

1.jpg

双加镇十里渔湾全貌。(杨尚威 摄)

冷链项目,让农特产品错峰上市成为可能

  从泸州主城区驾车出发,行驶20多公里后,便来到双加镇。记者在该镇采访时,不时有飞机从头顶上空飞过。可能有人还不知道,泸州云龙机场其实有一部分在双加镇辖区内。

  双加镇共有5个村、2个涉农社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但双加镇看到的是机会。机会来自于坐拥云龙机场,来自于隆黄铁路、国道321、泸州港城大道穿境而过。这些优势诠释了“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把双加镇扮演泸州“后勤仓库”和“后花园”角色的故事带到远方去。

  发展,不是一句空口号。这些年,双加镇陆续上马不少项目,泸州信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全生物降解改性材料产业化项目、四川前沿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加工项目、泸州精能玩具有限公司泸州精能玩具生产线项目、龙马潭区城乡冷链物流基地、隆黄铁路双加车站物流中心等,在充实双加镇项目库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

  11月16日10时许,在国道321双加镇双加社区段,大货车、挂车、冷链运输车来来往往,见证着这条国道的繁忙。在其一侧,泸州市龙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葛波正带着工人,对龙马潭区城乡冷链物流基地一期工程进行室外总平施工,室内的果蔬分选车间、1号加工生产车间等的装修已经结束,正静静地等待产品的到来。

  “目前,基地一期项目主体完成竣工验收,预计12月底投运。”葛波介绍后,双加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曾枭进一步描述了基地的概况,“基地总投资2.8亿元,冻库总存储量5.44万立方米,将开展冷库、仓储、加工、配送、综合服务等全产业链业务,建成后会是泸州农产品的高效互通交易平台。”

  按照曾枭的讲解,龙马潭区城乡冷链物流基地投用后,双加镇的农特产品可以打错峰上市牌,在市场最需要的时候,沿着国道321、港城大道等走进泸州主城区,甚至走出泸州,丰富产地与市场的故事。

  几公里开外的双加镇枝子园村,隆黄铁路双加车站物流中心建设现场一派忙碌。“这里将布局长大笨重货物功能区、冷藏功能区、包装成件货物功能区等9个功能区,建成后主要运输煤炭、粮食、酒等货物。”在曾枭看来,该物流中心将是物资中转站,市场与市场的故事未来会是这里的重头戏。

农旅融合,把乡村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水润泸州,丰泽双加。11月16日,天气放晴,行走在双加镇大冲头村十里渔湾,公路两旁水面波光粼粼,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格桑花烂漫绽放。“从空中俯瞰,蜿蜒的公路两旁,鱼塘星罗棋布,绵延十余里,十里渔湾因此得名。”双加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易小艳解释说。

2.jpg

位于双加镇的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入口。(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摄)

  “翠藤绕青石,落花登村度。渔火袅如烟,烟中有人住。忽闻轻风起,鱼跃稻田出。十里荷香湾,幽村隔云树。谁续芦花风,塘上惊白鹭。”在十里渔湾入口处,一首《双加·鱼赋》描述了十里渔湾的耐人寻味。“这些资源如果整合起来,乡村振兴就有盼头了!”对于记者的感叹,易小艳随即指向山上的“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大字,“我们不仅整合了,还发展成了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水产面积有6300亩,水产品很受市场认可,正在争创省级水产现代农业园区。”

  沿着大冲头村通村公路行走,一路上钓鱼、骑行、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原来,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走的是农旅融合路线。

  农业园区依靠专合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园区最大的专合社当属龙马潭区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我们已经吸引141户农户入社,拥有水产养殖面积4200亩,按照生产统一规划、技术统一培训、鱼种统一进购、物资统一采购、产品统一销售和分户核算、自负盈亏的模式开展经营。”在该合作社理事长刘治学的印象中,他们的武昌鱼、北方巨鲫、德国镜鲤、青鱼、黄桑鱼等水产品,每年都畅销云贵川渝等地。

  龙马潭区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刘志莲也为合作社点赞,她认为大家抱团发展,还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合作社年初通过在销售合作网点签订订单,再分片到户制定生产计划,中间加强技术服务,最后实行产品保底价销售。”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的效益可观。根据易小艳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园区水产养殖带动核心区584户农户人均增收6000余元。

  再看旅游,双加镇在园区做足“水上文章”,种植黄桃、桑葚等水果和樱花、梅花等观赏花卉,打造四季花海,人气越来越旺。当地通过举办松滩湖环湖马拉松赛、乡村文化旅游节、烹饪大赛等活动,迅速扩大了知名度。2022年,大冲头村吸引游客4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2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眼下,大冲头村从昔日的贫困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

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

  11月16日,走进双加镇双加社区,干净整洁的公路串联起家家户户,白墙斜顶的民房错落有致,一幅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来到双加社区二组居民万山英家里的卫生间,只见地面、墙面都贴上了瓷砖,热水器、洗手池、冲水便池一应俱全。

  “以前,我们用的是旱厕,夏天苍蝇蚊子乱飞。镇上实施厕所革命后,家中的厕所‘改头换面’,增添了设施设备,使用起来卫生又方便,异味也消失不见,如厕比以前舒服多了。”谈及自家厕所的改变,万山英笑得合不拢嘴。

  在万山英的家门前,田里嫩绿的蔬菜整齐排列,正蓬勃生长。在其屋后藏着一个池子,上面铺着盖板。“这是化粪池。”双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汪霞英介绍,“社区每户申请改造的化粪池是三格式的,由盖板密封,并配备排气孔。这种三格式化粪池作用大,粪污从进粪管到达第一池,经过不少于20天的厌氧发酵分解分层后,流到第二池进行不少于10天的深度厌氧发酵,进行杀虫杀卵,最后进入到第三池便可直接用于施肥,我们看到的基本就是清水了。”

3.jpg

双加镇在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内打造的四季花海观赏区(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摄)

  泸州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双加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任务,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

  “在镇政府的补贴下,大家统一材料施工,全镇已完成改厕2178户。”易小艳坦言,随着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双加镇将成为村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双加镇罗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柳向琴说,经过人居环境整治,社区告别脏乱差、拥抱洁净美,户户不同景、院院好风光,“现在,社区很多居民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住着更舒心。”

(来源:泸州发布-泸州日报 记者 孔芒 罗森波 刘墨 张婷)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