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14
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促进餐饮服务经营主体依法经营;约谈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督促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联办工作,办理时限从48个工作日缩减至13个工作日,跑动次数从6次压减到线下“最多跑一次”;推动“泸小麒”食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食品安全服务队”和“食安特派员”开展专业化食安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泸州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持续创新监管方式,织密食品全链条“安全网”,推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01
强化全链条全流程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泸州市把食品安全“红黑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利器,已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68期,表扬91家“红榜”单位、曝光422家“黑榜”单位,并督促“黑榜”单位按要求完成整改。“之前进入‘黑榜’后,生意一落千丈,我们痛定思痛,搬迁了经营场所,更新加工设备,在日常食品安全管理上也是慎之又慎,现在不仅离开了‘黑榜’,往日的客源也都回来了。”日前,某县城区一网红炸鸡店店主表示。
农贸市场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展示城乡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2024年,我市升级改建农贸市场6个,这些市场的升级改造不仅提升了购物环境,也进一步保障了食品安全,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源头治理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泸州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针对豇豆等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治理,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指标抽检,并实行政策性储备粮“穿透式监管”全覆盖;完成全市食品检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食用林产品及产地土壤监测任务;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地方政策性储备粮油库存抽查和出(入)库检验;紧紧围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将食品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分层分级落实到具体人。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方面,我市以包保到位促精准防控,以履职到位促末端发力,全市8534名包保干部分层分级包保3.76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农村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今年以来,泸州强化区县、街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构建了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打通了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02
专项整治+指导服务
守护幸福“食光”助推产业发展
泸州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春雷行动”“铁拳行动”专项行动,“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以及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紧盯地沟油、兽药残留超标等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侦破了一批重大案件。
品牌建设是我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质量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泸州市不断完善农产品品牌体系。全年获得新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产品27个,新增3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6个粮油产品获评“四川好粮油”品牌;郎酒公司“基于定向风味酿造的浓酱兼香型白酒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泸州市合江先市酿造食品厂等申报“中华老字号”;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事迹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
03
构建合心合力合作共治格局
打造安全、放心食品消费环境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今年以来,泸州市开设科普讲堂37场次,开展误食毒蘑菇、醇基燃料等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宣传105场次。全市已打造126个乡镇(街道)科普阵地和1544个村级科普阵地,实现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科普阵地全覆盖。
引导行业自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泸州市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等开展食品安全培训60期,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1.5万余人次。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全年共处置食品投诉举报3667件,按时办结率100%。不断壮大协管员和志愿者队伍,推动“泸小麒”食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四川警察学院“食品安全服务队”和四川化工学院“食安特派员”开展专业化食安志愿服务,依托“志愿四川”平台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万家”活动,打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社会监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泸州市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条件、简化流程、缩短时限。今年5月初开始,各区县陆续推行“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工作,核减办事要件、压减办理时限、优化办理流程。目前办理时限从48个工作日缩减至13个工作日,跑动次数从6次压减到线下最多“最多跑一次”。我市还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为餐饮行业创业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今年以来全市办件数达300件。
(来源:泸州市场监管)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