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3-11-20
以刀代笔,枯木逢春,一刀一刻,皆为匠心。
一块普通的木头经过刻刀千百次的精雕细琢,华丽变身成为一幅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木雕,作为从木工和佛像雕塑等制作中传承下来的民间美术品种,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廖氏木雕传承人廖建康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市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威远县申报的“廖氏木雕”成功入选。
“廖氏木雕”作品
在威远县城北综合市场里,廖建康有一个木雕店铺,在闹市中经营这样一家木雕小铺,廖建康丝毫不受外界影响。专心细致的进行着他的木雕事业。
近日,记者在廖氏木雕传承人廖建康的店铺里看到《莲蓬》《观音》《古道连山海》……上百个形态各异的木雕作品整齐排列在展台上,每个木雕都手法细腻,形态逼真。
“廖氏木雕”作品
据廖建康介绍,木雕分为立体圆雕,浮雕,镂空雕三大类。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等。
今天他正在制作的《秋荷》,每一刀都细致入微,以圆雕结合镂空雕,选材红豆木,通过颜色与雕刻手法相结合表现秋天荷叶最原始的形态。这样一幅作品,从造型、粗雕、精雕、打磨,他需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耗时半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廖建康说:“一个作品的雕刻往往需要用到的刀具就有几十种。雕刻的时候要胆大心细,稍不小心,就很容易把整个作品做来报废了。”
廖建康从19岁便跟师傅学习木雕技艺,已经坚持专业木雕制作30多年,创作了上千幅作品。
1987年读高中时,廖建康到县文化馆学绘画,发现老师不仅会画,还有祖传的木雕技艺,他觉得这木雕更有立体感和艺术性,便直接学起了木雕。\
三年后他高中毕业,木雕也出了师,只是他并没有独立门户,而是到广州、重庆等一些雕刻公司,或有雕刻岗位的工厂打工,2018年还到庐山学了一年专业根雕。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抱着对根雕的满腔热爱,2019年,他毅然回到家乡专心扑在了根雕上。
木雕考验的不仅仅是雕刻技术,还需要较强的美术审美功底,要在方寸之间挥刀如笔,经过几年的发展,廖建康的根雕作品多次获得省级金奖、银奖,并成为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近两年,因传统木雕逐渐落寞,雕刻艺术在怒放过后逐渐枯萎,手工木雕渐渐失去了它的固有市场,廖建康依然坚守着木雕事业,但是没有传承人是他的“心病”,悠久的木雕艺术会在这一辈之后在这一区域消失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此次“廖氏木雕”成功申遗,木雕得到了更好的宣传和保护,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让木雕手艺在青年人心中扎根发芽,更好的传承下去。
随着威远县旅游文化的发展,廖氏木雕既继承传统技法,精雕细琢,又结合现代元素,不断推陈出新,将根雕艺术、自我的创作理念与婆城地域特点融合起来,形成独具风格的婆城根雕艺术,让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本地木雕艺术、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成为威远文化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最内江-威远融媒)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