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2-02-13
这个春节,因为老伴的腿伤没有痊愈,向应成一家选择到酒店吃团圆饭。两大桌人欢聚一堂,向应成像往常一样在吃饭前为全家上了一次“党课”,这次“党课”重点表扬了在“9•16”泸县地震时作出贡献的儿孙们。
△向应成全家福 (受访者供图)
在向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到除夕节,团圆饭动筷子前一定要开家庭大会,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总结工作,并听向应成“讲课”,内容包括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党风廉政教育、为民办实事等。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大家庭里有8名共产党员
86岁的向应成是泸县人,曾任泸县县委副书记、泸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务。从1997年起,他每年都会为家人上“家庭党课”。2015年,他深入泸州市14个乡镇调研形成的报告,得到四川省相关部门批复;2020年,中央有关部门对他撰写的关于祖国统一的文章给予肯定,回信表达敬意和感谢;2021年,他写的调研报告被泸州市农业农村局采纳,并表示将结合他的建议与实际,将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写入《泸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去年“9•16”泸县地震发生后,向应成第二天就赶到泸州市慈善总会,把代表他和老伴尹崇国心意的1.2万元现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并附上了自己写的慰问信。信中,老人表达了对灾区群众的慰问,鼓励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捐款后,老人把收据和给灾区群众的慰问信发到家族微信群,众人纷纷点赞。“我年纪最大,我要带头,给他们做个表率。天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向应成说,地震发生后,千军万马上阵抢险救灾,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灾区群众的牵挂,也坚信他们能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在向应成家,如今已是四世同堂。23人的大家庭里,有8名共产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向应成是1956年入党的,也是家里党龄最大的“老”党员。
“只有我以身作则,才会给大家起到带头作用。”向应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9•16”泸县地震捐款并不是向应成老两口第一次捐款,汶川大地震等灾难发生后,向应成夫妻俩也积极捐款;平时看到有需要帮扶的困难对象,也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们还曾委托孙子通过银行转款1.06万元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管好小家,国家才能更好”
说起为何要在家里上“党课”,向应成回忆说,1997年退休后,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自己却不服老。退休那年起,他就要求每年家庭成员开家庭大会,而在家庭大会上总会给后辈强调一句话——不沾不贪、不赌不嫖、遵纪守法。
有一个故事是老人经常给家人们讲的: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向应成任泸县县委副书记和泸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时,先后碰到两次建筑商提酒上门,意图通过他获得项目资金倾斜。“你是不是走错门了?”向应成一句话吼出来,愣是把站在办公室门口的某建筑商给轰走了。
他拿这件事告诫子孙:“官员不在大小,在于廉洁,要当好官、清官,不当庸官、贪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走了歪门斜道,连累父母,也会害了下一代”“两袖清风退下来,无忧无虑度晚年”。并叮嘱子孙们要经常学习党史,当合格党员、先进党员。
这样的党风廉政教育课,也让儿孙看到一名老党员以身作则的精神,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向应成最大的儿子向前,曾任泸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职,也曾拒绝类似诱惑。
除了叮嘱从政的大儿子向前、二儿子向明廉洁做官,向应成还会叮嘱从商的三儿子向阳、四儿子向荣不做奸商、谨记“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向阳和向荣也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看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的好习惯。
向应成在“家庭党课”上念叨最多的,除了教导子孙为官从商要廉,就是让子孙后代要为民办实事。看到年迈的爷爷仍在努力,向应成的孙子、“95后”向思奇备受鼓舞,也曾主动请战去农村一线工作。
“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党课就要坚持下去。”向应成说,只有每一个小家庭好了,国家才能更好。(来源:文明泸州 川江都市报记者 彭方均)
编辑:邱果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