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5-19
“我姓曾,我是政协委员,我要永远做群众的代言人。”交流中,曾沂碧老人向笔者展示了一摞纸张已经泛黄的文字材料,上面写有提交各部门的各种意见建议,落款无一例外都是“曾群言”,面对我们疑惑的神情,他解释道,“曾群言”就是送给自己的称呼。
生于1946年的曾沂碧曾当过村上的抽水机手、治安员、居委会主任,现任太伏镇白云街居民小组长,是泸县第八、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除了敢“言”,他还敢“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发动群众组织志愿队伍,不惧风险、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危难时刻展现出老一辈政协人的责任担当。
身先士卒,危难之中守护万家平安
“正月初二的时候,曾老辈给社区年轻工作员打电话,建议组建志愿队伍共同把疫情防控工作搞起来,减轻党委政府的工作压力。曾老辈在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居民小组长近三十年,深受当地群众爱戴,所以他的话大家都听。当组建志愿者队伍的号召一发出,他第一个报了名,在他的带领下,当天上午就有十几位村民自愿报名。”太伏镇白云街志愿者张朝君讲到。
“曾老辈告诉我们,开展志愿服务是为了父老乡亲的平安,不能要政府和群众一分钱。我们每天领一个口罩、一盒泡面、一瓶矿泉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雨、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坚持开展人员劝导、卡点值守、宣传教育、投送物资等工作,在曾老辈的鼓励下,没有一名队员打退堂鼓,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回忆抗疫的点点滴滴,志愿者张朝红深有感触。她回忆到,每天早晨六点,曾老准时达到集合点,将志愿者分成三组,他带领一组负责宣传引导、制止聚集行为,二组负责场镇出入口的点位值守,劝返赶集的群众,三组负责为居家隔离人员和困难群众代购生活物资。
“要勤洗手多通风,不出门不聚餐,接触过武汉和其他疫区的,或者有发烧现象的,立即报告,接受检测和隔离。”抗疫期间,曾老的声音通过他手中的小喇叭传到了社区的千家万户。
恪尽职守,建言资政书写履职答卷
“曾老,这是县政协编撰的《泸县政协志》,里面记载了县政协的成立38年来的重要事件,包括您提交的40多件提案的目录都查阅到。”面对笔者递上的志书,曾沂碧老人十分开心,像呵护“宝贝”一般将书揣在怀里。
“我当了十几年的政协委员,我觉得政协委员的首要条件是爱祖国、爱人民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光有思想觉悟还不够,还要实实在在履行委员职责使命,多谏利国利民之言,多办惠民富民之事。”曾老向我们展示了他曾经写过的提案和建议等资料,一张张纸早已泛黄,但上面的字迹却工工整整。
“曾老,这么多年的资料您还保存着呢,您的字写得真漂亮。”记者看了这些档案资料,由衷地感叹到。他却谦虚地解释说,“我没有什么文化,只读了小学,一切都是靠自学的,字典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我靠它学会识字写字,学习技术,后来我在公社当上了抽水机手。”
谈到委员经历,曾老感到很自豪,“我当了三届政协委员,我写过的每一件提案和建议,我都有备份,一份份都保存至今,这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印记,我将永远保存下去,我永远珍惜政协委员这一份荣誉。”
“我和老曾相识十多年间了,他精力十分充沛,会议讨论总是积极发言,而且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每年政协全会都踊跃提交提案,有时一年要交好几篇。他是很实在的人,他的提案都是事关民生的实事,比如《打击公交扒手,加强治安管理》《建议农村居民享受合作医疗待遇》《打击假冒伪劣,保障消费者利益》等提案都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热点。他还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据我所知,燕白公路、太白公路等都是他积极奔走,争取到建设资金,另外还发动群众集资才修建起来的。”县政协原研究室主任雷兵能向我们介绍了曾老履职的情况。
退“岗”不褪色,践初心履使命
两年前,因为年龄原因,曾老退出了委员岗位,不再担任政协委员,但他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心没有冷却,群众有困难也总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他。
“曾老辈,我们小区过道里一辆僵尸车停了好多年,早就朽烂了,很影响环境卫生,能不能喊人来清理走哦?”居民李某打电话向曾老求助,“要得,我马上过来处理。”挂掉电话,曾老立刻前去了解情况。他走访小区居民,了解车辆归属情况,并张贴告示,希望有人认领,但时间到期后,依然无人问津。曾老联系执法部门将车辆拖走,但长期停放后痕迹犹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曾老又花钱在原地安装了一排固定椅子,供过往的居民休息之用。
不等老百姓主动找到他,他还积极出面协调民生工作。前不久,镇上开展电网改造,需要在街道旁安装电线杆,旁边的很多居民却都不同意在自己门前立电杆,安装电线杆的事因此被搁浅。在了解到事情原委后,他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经过耐心沟通,之前不乐意的居民纷纷同意,电杆得以顺利安装。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曾老今年已经74岁了,早已儿孙满堂,他的后辈个个都很有成就,希望接他到城市居住,但他离不开泸县、离不开太伏,至今依然担任太伏镇白云街居民小组长。他对我们说,他的根在太伏,当小组长不是为了工资,割舍不下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善良的乡亲们。”太伏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组组长陈康由衷敬佩。
“我身体还好,还能为国家和身边的群众干点事情。我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政协委员,不会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为国家建言献策,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曾沂碧老人动情地说。(王小伟 余昌龙 黄平)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