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住上新房子、领到钱票子、过上好日子,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生活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5-14

 初夏时节,穿行泸县乡村大地。一栋栋新房,一处处产业,一张张笑脸,透露出易地扶贫搬迁户幸福生活的甜蜜。

 四年任务一年完成,住上好房子 

 5月13日,笔者在泸县喻寺镇周堰村安康公寓看到,“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标语在夕阳更好格外醒目,水、电、路、气、网、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全覆盖,场地标高、道路宽度、容积率、垃圾处理等各项指标控制到位,还建设了标准污水处理站。

住上新房子、领到钱票子、过上好日子,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生活(图1)

 走进公寓一楼,周堰村3组的陈家碧老人陪着孙子正在观看少儿节目《熊出没》。“搬迁后,我的田承包给别人养鱼,儿子外出务工,加上低保、新农保,日子比原来好多了。”谈起自己的搬迁生活,脸上露出幸福地笑容。

 周堰村安康公寓的生活是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一个缩影。瞄准精准脱贫 ,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十三五”期间,省上下达给泸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共 882 户、2087 人。2016年,泸县自加压力,按照“先谋快动、动则必成”的思路,攻堡垒、促全面,2087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实现了四年任务一年完成。2016—2019年四年中,泸县易地扶贫搬迁共投入资金1.1693亿元,泸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在泸县召开,泸县做法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脱贫攻坚简报》第158期刊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年产业布局,过上好日子

 在福集镇清华村扶贫产业园内,清华村8组曾正莲正在和一群众姐妹在为柑橘树锄草。

住上新房子、领到钱票子、过上好日子,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生活(图2)

 “每天50元,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曾正莲一边锄草一边高兴地说,她和老伴享受了新农保、低保和计生政策补助,老伴拾荒种植,孙子上职高,一家人生活发生了天大的变化。在清华村安置点,象曾正莲一样的搬迁户共35户。他们拎包入住后,其原有住房全部拆除,实现复垦复绿。

 “今年砂糖橘已实现初挂果,预计产量1万元斤,搬迁户户均约能分红300余元。解决搬迁户中15名超龄弱劳力果园务工,涉及户增收5000元以上。”清华村村主任助理、扶贫产业园负责人张云高介绍。

住上新房子、领到钱票子、过上好日子,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生活(图3)

 搬迁是手段,产业是载体,就业是路径,脱贫是目的。

 清华村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专合社,在安置点附近,集中流转土地300亩发展砂糖橘,并与刘氏泡菜企业合作套种蔬菜,让搬迁户能就近务工,既培育了村集体经济收益,也稳固了搬迁贫困户收入。同时,新建了年出栏600头的生猪寄养场,按实现生猪寄养、猪粪作为果树肥料的种养循环模式,产业基地肥水一体化、公路、排水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住上新房子、领到钱票子、过上好日子,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生活(图4)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标,我们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发展壮大产业,以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泸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郑光局介绍。

住上新房子、领到钱票子、过上好日子,泸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幸福生活(图5)

 三年中,泸县在40个贫困村建立了扶贫产业园,形成了生猪、稻虾、高粱、龙眼、花椒等骨干产业,走出了“农民下山、产业上山”的新路子,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曾佐然 曾一华)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