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走出去变请进来!泸县玄滩镇稻虾产业又做出新文章

采风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5-15

  传统养虾卖虾受限大,小龙虾如何发挥“大效益”。泸县玄滩镇采取“趣钓龙虾乐游乡村和建设美食一条街”等措施,在稻虾产业转型上又做出了新文章。

趣钓龙虾  乐游乡村

  俗话说“吃虾先钓虾”。五月,正值小龙虾“鲜活肥美,火爆上新”好时节,稻谷生长绿意葱茏,给垂钓小龙虾增添了一种视觉乐趣。

捕捞小龙虾(曾佐然摄).JPG

  “你快看,我一下子钓起两只,好巴适哦,个头大,好钓还好耍。”“我只钓了十多分钟,就上钩了8只,中午龙虾有着落了。”“品尝着自己亲自钓的新鲜美味的龙虾大餐,真是好不惬意!”5月14日,在玄滩镇新山村“双稻双虾”核心示范区,特意从泸州来钓虾的黄开琴和朋友们正在吹着风,钓着虾,聊着天,体验“儿时的快乐”。

  笔者在龙虾养殖基地看到,虾田里秧苗郁郁葱葱,农户们忙着捕捞,游客们的乐趣在于垂钓。每个人身旁的小桶都是收获满满。游客们轻手轻脚地拉杆,在尖叫和兴奋中把龙虾收入桶中,体验“野趣十足”的小龙虾垂钓。

  “在这里,不仅可以钓,还可以在这里直接加工吃,那样味道就更鲜美。”游客们还能就近前往附近的“稻渔乐园”“携手共赢”家庭农场,悠悠漫步,体验吃虾、采摘的“虾”日狂欢。

  “这里小龙虾虾体干净、肉质紧实。”泸县玄滩镇新山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祖强说,通过原生态的养殖方式,使得出产的小龙虾个头饱满、肉质紧实,不仅在泸县本地热销,更拥有不少外地的客商前来订购。

  “钓起来的小龙虾我们按照25元每斤收费,钓具、饵料等由村集体提供,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忙得脚不沾地。”张祖强说。

  垂钓小龙虾,带火亲子游。今年,基地从3月底开放钓虾,现在累计接待4000余人次。通过游客口口相传,新山小龙虾的名气越来越大。

建设美食一条街  向深加工要效益

  在泸(州)永(川)高速玄滩连接线两旁,一栋栋建筑正在拔地而起,龙虾美食街已经初具雏形,这是玄滩镇探索和规划发展稻虾产业转型的缩影。

  “目前,我们稻虾基地养殖管理技术已成熟,下一步,我们正在进军龙虾‘深加工’领域,学习发展小龙虾生产加工工艺。通过深加工,小龙虾一年四季都可以肉质鲜嫩可口,可以一年365天供应,价格却更低,小龙虾的流行区域进一步扩大,我们看好虾尾自动化生产这一领域。”张祖强表示。

  玄滩镇正在新山村建设冷链物流及交易中心,畅通冷链物流体系,在新山村、黄泥滩村建设精深加工中心2个,升级打造稻虾产业集群。

分捡小龙虾(曾佐然摄).JPG

  “我们正在如火如荼打造玄滩镇龙虾美食一条街项目,届时,将新建稻渔现代农业园区仓储加工中心,配套稻虾展示中心、稻虾分选交易、龙虾改良保温池、冷藏恒温室、培水料加工库房、饲料加工车间等功能室。”玄滩镇党委书记余萍表示,龙虾美食一条街建成后,邀请各地各类美食商家入驻,形成“龙虾美食为主,体验舌尖百味”的氛围。

  近年来,玄滩镇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稻虾种养技术,通过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走“基地+农户”“专合社+会员”的发展路子,以“大户”带“散户”的形式,在全市率先摸索出“3411”“双稻双虾”养殖模式,铺就成每亩“千斤粮,万元钱”的富民之路。截至目前,玄滩镇已发展稻虾种养面积2万余亩,实现龙虾产量400万斤,带动农民农业增收超8000万元。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玄滩镇紧扣“稻虾产业”关键词,把脉定向稻虾养殖产业链条,对经营主体、科技创新、特色餐饮、精深加工、品牌打造、文旅融合等六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奋力推进“鱼米之乡”项目建设,拓展稻虾产业业态进一步延伸,着力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曾佐然 刘梦洁 郑磊)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