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网络门户

古蔺观文:谷雨采收正当时,赤松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图说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21

  谷雨时节,正是赤松茸蓬勃生长的好时节。走进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绿丰种养殖家庭农场,只见一朵朵个头粗壮、品相优良的赤松茸如红褐色“小伞”般撑开,在菌床上探出脑袋,仿佛在热情地迎接采收时刻。

1.jpg

  轻轻掀开由秸秆制成的“被子”,一朵朵形态饱满的赤松茸便从菌垄中破土而出,散发着诱人的菌香。酒红色的菌盖搭配洁白粗壮的菌柄,宛如一把把精致小伞在褐色土地上绽放,格外惹人喜爱。工人们穿梭于菌垄之间,不一会儿,赤松茸便装满了框。

2.jpg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属于珍稀食用菌。其成品鲜菇色泽艳丽、食味清香、营养丰富,因而享有“素中之荤”“菌中之王”的美誉。近年来,赤松茸凭借高营养价值、广阔市场前景以及强生态适应性等优势,成为众多种植户首选的菌菇品种。农场负责人王波和工人们一起采摘,他说,从2012年开始种植赤松茸,目前种植了20余亩赤松茸,因为自己身有残疾,特别理解残疾人的艰辛和不易。所以,在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时,优先让周边的困难群众参与种植采收。

3.jpg

  “现在亩产量已经稳稳地达到了5000多斤。赤松茸味道鲜美,新鲜的在市场上能卖到10元一斤,晒干了更是能卖到70元一斤,不管是炖汤还是炒菜,都很安逸。明年我打算再扩大点种植规模,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把赤松茸产业发展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也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农场负责人王波兴奋地说。


4.jpg

  赤松茸对生长环境有着独特要求,而观文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赤松茸种植的理想之地。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进程中,绿丰种养殖家庭农场还充分发挥水稻、玉米等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将废弃秸秆加工成培养基料。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绿色生态种植。绿丰种养殖家庭农场对土壤、水源和有机肥进行严格调控,产出的赤松茸不仅品相、品质上乘,口感更是脆嫩爽口,味道鲜美无比,深受消费者青睐。


5.jpg

  “赤松茸种植是我们村发展多年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在观文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我们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一村一品’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菌类种植。接下来,我们计划继续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菌类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我们村的招牌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观文镇复兴村党支部书记罗建忠说。

6.jpg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赤松茸的种植、销售与推广,正是观文镇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观文镇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植菌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群众在自家门前就能增加收入,拓宽增收渠道,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如今,特色种植业已成为观文镇助农致富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购买热线:

  王 波:19915810501

  王帮荣:17360531636

(张深远 李恒)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