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6-19
“快点!快点!哪些有龙虾的,搞快点拿来卖哦!”泸县福集镇螺蛳山村的清晨在一片喧嚣的龙虾买卖声中拉开序幕。
6月16日清晨7时许,笔者一行来到螺蛳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热闹的龙虾交易景象。螺蛳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治中和两名驻村工作队成员正忙碌帮忙收售龙虾。
驻村工作队分拣小龙虾
引虾筑巢 盘活经济一池春水
“螺蛳山村作为省级贫困村,虽于2017年正式脱贫,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薄弱状态,为了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螺蛳山村争取到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60万元,实施了600亩稻虾种养项目“,说起螺蛳山村的龙虾,陈治中就打开了话匣子。项目于2019年10月竣工,经过晾晒、石灰消毒、蓄水后,陆续在11、12月投放虾苗。2020年2月,螺蛳山村养殖的龙虾开始上市售卖,卖虾收入约40万元。
驻村工作队在产业园劳动
“稻虾共育是当前的一种新型种养模式,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不使用除草剂,在收获小龙虾的同时,水稻的品质也能得到提高,是一种双赢的种养模式。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小龙虾和稻虾米统一收购、统一售卖的新路子,打造螺蛳山小龙虾和稻虾米品牌,共同做大稻虾市场。”陈治中说,和社员们一起坐下来开开培训会、交流交流养殖经验和发展思路,是螺蛳山驻村工作队经常做的事。
2020年6月,泸县福集镇螺蛳山村生态小龙虾养殖专合社正式成立,首批注册社员13人。螺蛳山村稻虾种养基地采取“养殖大户+贫困户”发展模式,以先富带后富,帮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走得更稳,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
发展脱贫产业 贫困户成致富能手
“我们一家真的太感谢陈书记他们了,如果不是他们带领我们养稻虾,我们哪里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哦。你们看嘛,我们家新房子就是去年才修的,住上了新房子,我们的脱贫积极性更高了。”说起稻虾养殖带给他们的改变,贫困户程兴平的妻子游再书笑得合不拢嘴。游再书还带我们看了她养的几百只鸡、5只羊和10只鹅,她说猪圈里还有两头母猪,这些都是她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驻村工作队召开院坝会
说起村里的脱贫致富典型程兴平一家,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几年前,由于家中两位老人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加上两个孩子还小,程兴平夫妻俩无法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生活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
陈治中来到螺蛳山村当第一书记以后,了解到他家的具体情况,便动员他们养殖稻虾,同时发展生猪、土鸡、羊等多种养殖项目,实现在家门口赚钱,致富顾家两不误。在陈治中的引导和帮助下,程兴平夫妇发展稻虾养殖30亩,目前收入5万余元。
“去年养兔子我们家就收入了3万多元,多亏了陈书记他们,不但给我们提供技术,还帮助我们找销路,现在我们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螺蛳山村7组的贫困户口熊建兴说。
驻村工作队召开稻虾种养培训会
由于妻子患有癫痫病,需要人照顾,熊建兴无法外出务工,家庭生活困难。螺蛳山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他们一家的具体情况以后,推荐他们发展兔子养殖项目,并指导帮助他们搭建兔舍,手把手教他们兔子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目前,熊建兴家存栏母兔40只,公兔4只,肉兔400余只,小兔130只,年出栏商品兔2600余只。
建立产业园 壮大村集体经济
“项目完成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30万元。”陈治中说。
螺蛳山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驻村工作队的一块心病,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是驻村工作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6年,螺蛳山村用扶贫资金,建设了一组年出栏600头生猪的寄养场,承包给他人经营,村集体年收入4万元。2019年,螺蛳山村又用扶贫资金,再建一组年出栏600头生猪的寄养场;2020年,螺蛳山村整合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00万元和扶贫资金50万元,拟建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寄养场,预计6月底开工,7月份完工。
驻村工作队检查猪场建设安全
螺蛳山村还通过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发展500亩花椒种植,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2%的年保底收益率分红,三年投产后,出地农户按20%的年保底收益率分红,预计每亩保底收入300元,实现螺蛳山村民坐在家里也有钱收的愿望,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雷凤丽 曾佐然)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