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05
清明假期来临
长期崴脚的朋友
清明踏青、登山、徒步、出游
要注意
左图:胫骨倾斜,间隙增大
右图:正常踝关节胫距关节呈平行界面,胫距间隙正常
近期,16岁的小李因长期走路崴脚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关节·足踝组张磊博士门诊就诊,经过专业查体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医学指导
张磊
副主任医师,博士后,硕导,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泸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南医科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足踝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与关节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尤其擅长足踝疾病的诊治。
城北门诊:周四、六全天,门诊四楼骨伤疾病诊疗中心
慢性踝关节不稳可以理解为脚踝的“陈旧性”扭伤。
约40%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发展为慢性不稳。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踝关节扭伤后未能得到充分治疗或康复,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如韧带)松弛或损伤。
慢性踝关节不稳主要分为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两种类型。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表现为运动时“失控感”,易反复扭伤但疼痛较轻,查体韧带稳定性正常,但平衡能力差(单腿站立不稳、星状偏移测试异常)
机械性踝关节不稳表现为关节“松动感”,活动时反复打软腿,查体可见韧带松弛(前抽屉试验/距骨倾斜试验阳性),常伴疼痛。
慢性踝关节不稳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还可能导致关节炎等长期并发症。
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方法
保守治疗
主要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手法推拿和本体感觉训练(平衡垫、不稳定平面练习)、腓骨肌强化及运动模式纠正(防代偿动作)。
中医将慢性踝关节不稳归为“筋伤”“痹症”范畴。《黄帝内经》提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认为筋络损伤后气血运行受阻,局部出现“气滞血瘀”,久之累及肝肾(肝主筋,肾主骨),导致修复能力下降。
骨伤科关节·足踝组对于轻度扭伤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点按手法
选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膝阳关、阳陵泉、悬钟四处穴位进行手法点按,具有舒筋通络、行气通络、填精益髓之功效。
特色制剂
选用院内特色制剂金黄散、续断舒筋止痛酒外敷、专科熏洗制剂、桂佛定痛膏对症处理,可一定程度缓解关节疼痛。
传统功法
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可起到增强踝周肌力、刺激足部经络、强化踝关节稳定性,增强下肢力量等作用。
如果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存在明显踝关节不稳等情况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补术
通过关节镜直接观察并修复受损的外侧副韧带,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该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若频繁崴脚超过3个月,建议尽早就医,避免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编辑:肖昂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