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一线教师务必践行好育人担当——从“西藏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谈一线教师的育人担当

杂谈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23

□ 黄兴梅

  中新网拉萨1月19日电 ,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9日在拉萨开幕,西藏自治区代理主席嘎玛泽登在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造成126人遇难,波及定日、拉孜、萨迦、萨嘎、定结等5个县2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约6.1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情面前,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火速驰援,中央单位和兄弟省市大爱同心、倾力相助,社会救援力量挺膺担当、起而毅行,灾区干部群众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凝聚起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诗篇。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各方救援力量,与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回望西藏此次救援工作的过程与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务必要践行好自己的育人担当。

  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的思想‌:教师首先要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应有着对儿童有一种近乎天性的喜欢和责任感。教师不仅为自己而教、为儿童而教、为学校而教,更要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只有牢固树立这样的思想才能走好教育的初心。

  认真践行‌责任之心与爱的教育‌:责任之心和爱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责任之心是一种教育者对学生的使命感,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品格、引导方向和栽培学生的自信心。爱的教育则是构建责任之心的基石,强调在尊重和关怀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挫折,塑造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师爱和责任言传身教的熏陶与呵护下,学生们也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乐于承担责任、奉献爱的人。

  做到‌知识传授与学生发展双重结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并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然而,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次西藏地震救援运用了高科技之无人机照明极大地助力救援工作的开展,这是全球首例,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双管齐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担当起引导学生成长的重任。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学生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应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用心倾听、理解并适时关怀他们的情感状态,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

  西藏地震救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让我们向所有投身抗震救灾的各方救援力量、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地震灾情、关爱受灾群众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挑起、努力挑起肩上的育人重担,为国家培养有担当、敢担当、能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者单位:泸州市合江县先市中心校)

编辑:李永鑫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