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让“补得精”破除社区书记有“失业证”怪相

杂谈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9-08

  明明是基层社区工作者,却领取失业证,一年参加两三个职业技能培训,拿失业培训补贴。这是记者在基层采访时遇到的怪事。(中国新闻网 9月7日)


  社区书记有失业证,还领取了培训补贴。发生这种“怪事”,看起来像社区书记胆大包天,欺上瞒下,在骗取国家补助。随着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社区书记却是受害者,他们对这种怪事也是内心拒绝,有苦难言。事主主观上不愿意,为何“怪事”还是发生了呢?

  当前,时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压力较大。多地采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重要举措来稳就业、扩就业,旨在提升群众技能,促进群众就业,提高群众收入,顺利脱贫奔康。然而,部分地区基层组织、培训机构觊觎高额培训补助费,开始“闻利而动”,念起“生意经”,在“领证”与培训上搞起了“小动作”。

  培训机构为了攫取最大利益,一方面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请社区支书等在职人员冒充学员,吃定培训成果与政府考核挂钩,培训都会合格来套取国家培训补助资金。另一方面课程设计不精心,内容缺少吸引力,证书缺少含金量,无法满足失业群体对技能培训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取得的证书在用人单位无用现象发生。

  本来,职业技能培训是让群众获得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应当因地制宜,结合群众需要和市场需求来制定培训内容,以“理论+实践”的方式来开展。而“怪事”里的培训机构让培训与考证都成了走过场,成为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究其原因在于某些部门责任意识不强,业务把关不严,资金监管不到位。

  杜绝这种“怪事”发生,首先,要把牢人员审核关,公安、民政多部门联动,通过大数据比对,审核参训人员是否真正处于失业状态;其次,要强化对培训机构业务监管,从下达培训需求,设置考核标准下功夫;关键在“补得精”,政府部门要对培训实效上细化考核,成果不明显的,适当标准补助;成效明显的,高标准奖励。跟踪审核,精准补贴,让虚假培训,骗取资金行为失去市场,无处遁形。

  培训合需求、出实效,群众才会积极参与,与市场需求适路对销。“补得精”才能有效遏制培训机构专做补贴生意培训,重量轻质现象发生,最终达到顶层开展职业提升技能行动的根本目的。(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法王寺镇人民政府 安然)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