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江亲莲:我的家乡叫“安宁”(散文随笔)

文苑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7-23

  安宁:百度百科解释说,安定、太平,康宁、安康,谓之心情、环境、气氛安定平静。百度汉语解释说,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宁静。我觉得,不管怎么解释,总的来讲,内心理解的“安宁”就是平安宁静,是我们一直都渴望的心灵归宿,也是我们寻求颐养天年的恬静之所。

  这样的地方,离我们很远也很近。远的是,现在正值忙碌和奋斗年纪的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停下脚步慢慢的欣赏身边的美景美事。近的是,它就在我的身边,而且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地方,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像一只一头绳子被紧紧攥在主人手里的风筝,只要轻轻一拉就能乖乖回来,怎么飞都飞不出那个手掌心。

  是的,我的家乡就叫“安宁”,它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西北面,佛赤路横贯村腹部,东与下坝村接壤,南与洋石桥村水土相依,西与庙高村土壤相连,北与罗院子相邻,田地多为小山丘和水田。全村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所辖14个村民小组,985户,3865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8人。村里主导产业以发展荔枝、真龙柚、酸菜、水稻为主,农民的收入,又以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也因为如此,为了让我和弟弟能安心无忧的上学,爸爸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带着妈妈外出打工挣钱了,家里就留下了我和弟弟、爷爷奶奶。我和弟弟呢,也是一直都在村小里上学。爷爷奶奶呢,一边要照顾我们两姐弟,一边又要照顾家里的庄稼地,还喂两个小猪仔,说等爸爸妈妈过年回家就能有地道的猪肉吃了。一直以来,日子过得清贫且简单,然而却十分的快乐,一家人也和睦地相处着。

  记得上学那会,我们不是在本村里读书的,而是去的邻村庙高村上学,因为那时的安宁村还没有达到办学条件。如今走过了20多个年头,庙高小学校还一如既往地昂首挺胸的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前来求学。而,我们村依然还是没有学校,现在的家长们也习惯带着孩子们去庙高村或城镇里的学校上学了。我虽然没有在本村里上学,但是也不觉得遗憾,因为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全部都洒在这个村子里啦。

  回头仔细想想,我确实已经好久没回家乡了,记得上一次回去还是今年过春节的时候,也是比较匆匆忙忙的那一种。其实,每次回家乡,尽管有些匆忙,可是只要家人们在一起,我都觉得很是美好。我是比较恋家的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家人,我都觉得安心踏实,也觉得有了奋斗的力量。就像每次回家乡,我都喜欢带着爸爸妈妈或者陪着爸爸妈妈,有时也会有弟弟弟妹和侄儿侄女们一起,一大家子人,好生热闹。走在回乡的路上,有说有笑的,别提有多开心了,当然最开心的应属爸爸了。

  爸爸是那种不怎么爱说话的老实人、实诚人,性格感觉有些内向,偶尔多话就是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喝了点小酒,一辈子就喜欢并习惯于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人做事,告诫我们子女最多的话就是要做个老实人,踏踏实实干事,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爸爸还是个比较念旧的人,进城打工近20年了,老家的房子也倒的只剩下一片残骸,可他心底从未忘记要在老家原本的地基上重新将祖屋修起来,也从未忘记逢年过年要把子孙都带回去见见过世的爷爷奶奶,还有那一大片喜爱的山林和田地。爸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是一辈子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而他的一言一行,也影响了我和弟弟的一生。

  这些年,我通过踏实努力奋进,一步步顺利的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跨过,也走上了工作岗位,建立了自己的小家,算不上非常好,也可以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形容。弟弟呢,学着爸爸的样子、爸爸的精神,在小城市里立了足生了根,成了家也有了一份所谓的事业,做起了小本生意,日子着实比较艰辛,但起码还能养活一家人,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啦。做人嘛,我想,哪里有不辛苦的,哪里有什么容易的,要生存要生活,就得打拼,就得付出,可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弟弟比我小两岁,比同龄的孩子似乎要懂事的晚一些,但是没关系,至少弟弟现在是成熟稳重顾家孝顺型的大男人,当得起顶天立地,懂得责任和担当。我们两姐弟也算是一样的,都是自己一步步跌倒摸爬滚打走过来的,经历了很多的弯路和挫折,凡事只能边走边看,找不到多少借鉴的经验,或者说是农民之子想要跃出农门的辛苦吧。记得曾经有一位北大才女的演说稿《寒门难出贵子》,提到的有些观点,也可以看出寒门的孩子要想走出来,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于我,却是真的多有体会。

  说起来,我还是我们村里那个年代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也还是至今唯一一个读过研究生的女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一直都非常的欣慰,也将我在上学期间获得的奖状荣誉贴满了整面泥土墙。爸爸说,这是女儿的学习见证,走过来的辛苦和收获。每每此时,爸爸脸上就会显出会心的一笑,我也觉得这些年自己的努力还有本本分分、实实在在的学习,是多么值得的付出。

  说实话,我一辈子都感激爸爸妈妈,特别是村里和我同龄般大的孩子,很多早早地就辍学外出打工或是嫁为人妻了,读书似乎是那个老观念中希望的男孩子才能有的选择,而我一路走来,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和支持,从来没有逼我放弃或者半途而废。他们认为,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想读书能读书,就一定砸锅卖铁都要供其读完,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每次回家,村里的叔叔婶婶、大伯大姨都笑着说:“我的今天,离不开爸爸妈妈辛苦的付出和坚持”。

  的确是这样的,我明白一对不怎么识字的农民夫妻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两位老人安享晚年的不容易,且是一两句话可以道完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也才会更加的珍惜和用功。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从出生到现在,三十年的岁月里,从未停止过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未来也还将继续,直至生命的结束,这在他们看来是使命和担当,在我们看来就是一辈子的养育之恩,大于天,我们到老都不能忘记,更不能辜负,必须用心回报、用爱守护、用情陪伴。

  现在爸爸妈妈近70岁了,老了,想回家乡,想回安宁啦,不管怎么样,我和弟弟也会竭尽全力地将这个梦想实现。老话说,落叶总要归根。安宁,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就是他们的根。安宁,对于我来说呢,依然是根,还是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作者简介: 

  江亲莲,原名刘洪莲,四川泸州人,基层工作者,系泸州市江阳区、合江县作家协会会员。以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为座右铭。乐意用甘心情愿的态度,纵享随遇而安的精彩。

  (完)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