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张德全:组织的需要是我的义不容辞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0-07-20

——记四川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叙永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德全

  现年66岁的张德全从农村生产队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攀登,先后担任乡党委书记、县长助理、县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协主席等职务。

  四十多年来,虽然职务在变,但张德全一心为民的初心没变。如今,已退休的他放弃天伦之乐与个人享受,投身于叙永县关爱事业,参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为叙永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张德全:组织的需要是我的义不容辞(图1)

到赤水镇中沙小学水源建设调研

  从最小的“官”做起,他让村民吃上“饱饭”

  1974年,张德全成了当地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本可选择教书、当兵等,他却毅然回到了家乡当起了生产队长。

  “家乡人民需要我,我没有理由不去……”谈起当初的选择,张德全的回答依然坚定。

  面对靠借粮生活的困难生产队,张德全收起了自己的“书生气”,当起了“泥腿子”。“要想摆脱贫困落后面貌,作为生产队长,我必须身先士卒。”张德全一头扎进生产,带领村民起早探黑挣“工分”,一天劳动和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

  在张德全“一天当两天,黑夜当白天,雨天当晴天”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定时定量的考核,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一年时间,村民们摆脱了借粮过日子的状况,吃上了“饱饭”。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吃上“饱饭”的生产队只占两成,更何况一个困难生产队。

  “如今,我的梦里还常常出现与村民们一起栽秧、打谷、修路的场景……”聊起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张德全说,“让村民吃上了‘饱饭’,这是我最大的成功,一点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啃最硬的“骨头”,他让“大难路”变优质路

  大(方)纳(溪)公路的叙永段于1989年底破土动工。叙永县境内的大纳公路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地质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大型机械难以进场,修建难度异常艰巨,加之先期管理不善,施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等因素,公路建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大纳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一职,成了大多数领导不想碰的“烫手山芋”。

  “‘大纳路,大难路’,很多关心我的领导都让我不要去接那个活。”张德全坦言,自己也知道大纳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不好当,但组织需要,自己没有理由退缩。

  上任后,张德全风里去,雨里来,晴天一身灰,雨天半身泥,奔波在大纳路建设一线。“雨水多,为了赶进度,我们有时站成人墙,手把手将弃土裹成大泥团进行运送,冰天雪地里,我们的手常常被冻得开起了大大的裂口……”身为领导,本可坐镇指挥,但张德全常常与工人们共进退。

  在张德全的带领下,施工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啃下了大家公认的“硬骨头”,将人人想远离的“大难路”建成了优质路。1993年6月,大纳公路经交通部验收为优良工程,并正式交付使用。大纳路成为叙永县境内标准最高的第一条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沿线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退而不休,他让大爱撒满乌蒙山

  2017年,退休的张德全接受组织安排,出任叙永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叙永县扶贫基金会会长一职,开启了自己的又一段奉献人生。

张德全:组织的需要是我的义不容辞(图2)

慰问两名事实孤儿

  “我曾经是一名农村娃,深知农村贫困家庭的处境,能为他们走出大山尽一份力,让我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在新的关爱路上,张德全成了“大忙人”。据张德全的同事陈俊作介绍,为了募集爱心资助金,张德全经常登门拜访爱心机构和人士,不厌其烦地介绍扶贫项目和关爱项目。

  “我多跑一点,多争取一点,受到帮助的人就可以多一点,这改变的可能就是一个个家庭。”张德全表示,自己过得很充实,累得很值。

  在张德全的带领下,叙永县关爱、扶贫事业一年一个台阶,爱心资金和资助学生连年增长。栋梁工程、朝阳工程、健康水源饮水工程等一个个惠民项目惠及着一批又一批的困难家庭,大爱撒满了乌蒙山。

  “通过我们的关怀,很多困难家庭走出了困境,不少走出来的学生成了志愿者,以各种方式回馈社会,这是我最欣慰的。”张德全表示,新的工作让自己的余生充实而富有意义,会继续发挥余热,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叙永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苏忠国)

编辑:成欣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