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泸州市乡村女能人事迹展播①丨武万琼:让龙眼在泸县山林间“重生”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10

微信图片_20240710110005.jpg

让龙眼在泸县山林间“重生”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武万琼

微信图片_20240710110011.jpg

  “有时候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创造一条捷径,但又会成为束缚你去完成超越的镣铐。我不停在调整,学习更新颖更前沿的技术,挣脱经验主义的束缚。”在武万琼与龙眼厮磨的20年时间里,不断革新技术、打破桎梏,让泸县龙眼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从自学到示范,走出科学致富路

微信图片_20240710110015.jpg

  1999年,武万琼嫁到英雄村,进出村庄时,无意中发现晚秋山林里的龙眼树上还挂着果。武万琼随手采摘了一颗龙眼尝鲜,“没想到晚龙眼的味道这么好,没有酸涩感,果肉也很足。”正是她的这一尝,尝出了泸县龙眼的欣欣向荣。

  “当时,泸县几乎没人做龙眼产业,我们也是瞄准了这片蓝海市场,尝试进行龙眼种植。”2000年,在没有专家指点的情况下,武万琼通过村里口头相传的农活经验,开始摸索龙眼树栽培技术。几经挫折,她才发现,嫁接苗比实心苗更好栽种。

  “在走了弯路以后,我才明白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是如何重要!”为了让那些跟着她一起种植龙眼树的村民能栽出好苗,武万琼带头参加村、镇、县组织的桂圆栽种培训班,追着农业专家问问题,确保能第一时间汲取到最新的种植技术,在武万琼的努力下,2007年,村里的桂圆喜获丰收。

  从“不挂果”到“喜丰收”,得益于武万琼一砖一瓦铺就的科学致富路。她以大魄力引领村民共同实践那些未被“经验”所“认可”的先进技术,以知识为武装为泸县开拓新的龙眼“版图”。

从县城到全国,打响“晚龙眼”知名度

微信图片_20240710110020.jpg

  龙眼丰收了,但各家各户“小而散”“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没有形成产业规模,销售渠道也尚未打通。武万琼深知,打开市场才是必须攻克的难关。

  “走出去,开拓晚熟桂圆市场!”2010年,武万琼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并来到城里与几家商场联系,软磨硬泡后终于获得几大家超市同意,答应“试试看”。

  一批批晚熟桂圆开始采摘,果园里笑声朗朗。“不能让乡亲们失望。”武万琼组织各产区负责人进行收购,每天收购量达几十吨。以合作社为基底,武万琼先后成立了“泸县农产品集配中心”“四川宴美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陆续搭建专家服务平台、创业增收平台,在完善龙眼供应链的同时,还不断优化龙眼品类,让其更有市场竞争力。

  在武万琼精心打磨的“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下,泸县晚熟龙眼的名气越来越响亮,不仅成为泸州各大超市趋之若鹜的新贵,更是远销川外,在上海、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地上市开卖。不仅如此,她还利用短视频平台、入驻购物平台、公司直采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从个人到集体,跑出增收加速度

微信图片_20240710110024.jpg

  “产业规模越大,越能为村民们致富增收,这也是我成立合作社的初衷。”这些年,武万琼的事业蒸蒸日上,但她始终将带领村民、特别是困难妇女共同致富放在首位。“我们积极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晚熟桂圆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妇女同胞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基地每年为村民们提供水果修剪、清洗、包装等季节性就业岗位150个,有效解决了困难妇女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武万琼还依托市妇联开设的“乡村振兴女子学堂”,举办龙眼种植技术专题课程,为农村妇女讲解龙眼的栽培管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等关键技术。同时,她把“流动学堂”带进田间地头,为农户实地讲解龙眼的嫁接育苗方法,让最新技术在山林间“流动”起来。

  培训优质龙眼苗种、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编制种植技术书籍、开发新型种养殖模式……武万琼用10余年时间修筑起了一条属于农村妇女奔富的平坦大道,在这条道路上,数千名妇女实现增收,部分种植大户收入可达4-5万元,“武万琼敢闯敢拼,干事有激情,又是个热心肠。我们家的龙眼树就是在她的帮助下才有今天的丰收。”云龙镇英雄村六社的龙眼种植户陈联灿说道。

  钻深山、访农户、赠技术、跑渠道……多年的农村生活,让武万琼脚下沾满泥土,双手布满老茧,但这种生活却让她分外满足,“对我来说,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帮助和我一起生活的人去解决柴米油盐的问题,帮助他们荷包变鼓、人变自信,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武万琼说道。

(来源:酒城女性)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