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综合性门户网站

西南医大附院彭建华:努力将更多“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效果”

人物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4-05-07

  硕士毕业次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博士毕业次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期间还主持了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3项、其它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近30篇,个人累计影响因子近200分,文章他引1500余次……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彭建华,不仅是刀法精湛的“白衣青年”,还是一位热衷于创新的“科研达人”。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彭建华每天既繁忙又劳累。脑血管疾病是他在临床中遇到最多的疾病,该病以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著称。针对此类疾病,他开展了大量该领域相关研究,在结下累累科研硕果的同时,成功挽救了一个个重症患者的生命。2020年,彭建华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首位入选该人才计划的神经外科青年医生。

探寻“星辰大海”

立志成为“科研型”外科医生

  今年35岁的彭建华是一名“医三代”,他的外公、舅舅都是基层医院的医生。高考填志愿时,他选择了医学专业,考入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神经外科研究生。“读大三那年,我在科研科(现改名为科学技术部)见习期间,渐渐对神经外科产生了兴趣。”彭建华说。因人体大脑结构十分精密复杂,神经外科素有“诊断难死人、手术累死人、疗效急死人”的说法,常令许多医科学子望而却步,他的骨子里,却有着不服输和喜欢挑战的个性,当年考研时第一志愿填报了神经外科。

  国内医院的神经外科普遍起步较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查仪器设备,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难度很大,大部分医生开展工作主要是“凭经验”。导师江涌教授及科室主任陈礼刚教授告诉彭建华,神经外科的未知领域犹如星辰大海,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就必须从“经验型”转变到“科研型”。

  自入此行,便孜孜以求。读研期间,彭建华不管是在病房、实验室还是下班回宿舍,笔记本电脑一定是随时带在身边,即使到如今工作多年后,这个习惯也一直保持着。“因为随时都可能要查阅资料,随时都是截止时间。”彭建华说道。

  硕士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2017-2021年期间,彭建华先后于美国洛马琳达大学、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留学,并获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是德国拜仁州的脑血管疾病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心,两年时间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德国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每位患者自入院起直到出院,享受到的管理、服务几乎完全一样。

  彭建华还发现,德国医生在科研方面,并非是完全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几乎所有科研成果都是来自长期在临床上的记录、整理、归纳、总结、发现,然后创新。

  “科研训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如何去写文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021年,彭建华回到忠山,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中,作为项目核心成员,积极推动了当地与德国埃尔朗根大学合作的“脑卒中远程急救医疗项目”,该项目获得了2023年四川省国际合作项目资助,旨在进一步提高川渝滇黔结合地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挤”出来的科研时间

不断将“成果”转化为“效果”

  “科研来源于临床,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临床。”彭建华回国后,与美国、德国等国际脑血管病研究团队继续密切合作,不断有持续、高质的科研产出,并努力朝临床转化目标迈进。

微信图片_20240507101117.jpg

  通过与德国留学期间同学的交流,彭建华意识到医工交叉合作对推动医学进步有重要意义。2021年开始,彭建华作为临床PI,与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医工交叉项目合作,率先开展并报道了全球首例控制性冷沉淀3D打印飞边技术PEEK颅骨修补临床试验。 

  该项目采用新型材料工艺及工程技术,不仅能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还能为患者节省大量费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单中心研究并在国际生物打印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篇,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507101123.jpg

  因大量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应,近年来,彭建华先后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西南医科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等10多项荣誉。

  2020年,彭建华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首位入选该人才计划的神经外科青年医生;2023年,彭建华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并顺利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门诊、查房、手术、博士硕士研究生课题指导、本科理论教学、大创带教、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各种会议……“医教研管”一肩挑的彭建华坦言,他的科研时间,完全是靠一点点挤出来的,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在出差的路上、开会的间隙等,他随时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处理文件。“同时做几件事是常态,要做完很简单,要都做好却很难。”彭建华说。

  彭建华几乎无法在凌晨12点之前休息。项目申报、论文修改、课题讨论、稿件审理……科研成绩不是灵光一现,而是长年累月踏踏实实做出来的。科研团队讨论修改论文,从晚上一直讨论到凌晨四五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身体很疲惫,但心里却非常踏实。”彭建华说。

微信图片_20240507101129.jpg

  彭建华表示,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与医院、科室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也离不开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我最大的愿望是,我们取得的科研成果能够实实在在服务于临床上,帮助更多患者解决困难,提高疗效。”彭建华说,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

  2023年,彭建华还忙里偷闲担任了大学生“大创项目”导师,他率领团队斩获全国医学生实验设计大赛银奖。

  “今后,我们团队会把继续研究方向聚焦在脑血管疾病和脑损伤领域。无论是科研课题、临床应用还是成果申报,我们都在不断地围绕这些研究方向而努力。”谈到今后的科研规划,彭建华心潮澎湃、踌躇满志。

(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文:陈猛 江佩芸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游江


关注川南在线网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其他